魏牌高山7单月卖出7768台,同比暴涨2946%背后,那些懂行的人早就盯上了这三个配置细节
上个月去4S店看车,销售小王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李哥,您算来对时间了。”我瞅了眼展厅角落那台高山7,心里大概明白了几分——这车能在10月拿下MPV销量第一,或许不只是运气。
开了十几年车的人都懂,一台MPV好不好,坐进第二排就能感觉出七八分。高山7的二三排共轨座椅设计,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能把空间玩出花样。周末带孩子去郊区骑行,山地车能直接塞进去;过年回老家,后备箱堆满年货也不用担心。这种灵活性,大概就是那些多孩家庭愿意掏钱的原因。
说到插电混动,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续航数据。我倒是更在意实际使用场景——每天通勤50公里,纯电模式基本够用,一个月下来油费能省不少。至于那个1.2L的综合油耗,你懂的,跟实际情况可能有些出入,但大方向不会差太多。
倒是那套Coffee Pilot Ultra系统,27个传感器配激光雷达,硬件配置确实到位了。不过说实话,L3级自动驾驶这事儿,法规和技术之间还隔着点距离。日常用用高速辅助驾驶,城里堵车时让系统帮着跟车,这些功能倒是挺实在的。
最近几次车友聚会,聊起MPV市场的变化,大家感触都挺深。以前说到MPV,脑子里第一反应是GL8,现在嘛,选择多了,门道也多了。有朋友开腾势D9,说华为那套智驾系统确实好使,环岛、无保护左转这些场景处理得比较稳;也有人买了岚图梦想家,看中的是那个魔毯空悬,据说过减速带的感觉跟坐沙发似的。
传祺M8这次推出的宗师版,倒是让我有点意外。Momenta的智驾方案配上英伟达芯片,加上那个2万元置换补贴,算下来性价比不低。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买车光看配置表可不够,还得自己去试驾,感受下座椅的包裹性、转向的手感、静音效果这些细节。
说到GL8的销量下滑,其实也不意外。燃油时代的王者,在新能源赛道上确实慢了半拍。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底盘调校和座椅舒适性还是有些功底的。只是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家庭,对智能化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块短板不补上,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
倒是丰田赛那,凭着THS混动系统的口碑和可靠性,还能稳住第二的位置。认识几个出租车司机朋友,开丰田的车跑了二三十万公里,也没见出什么大毛病。这种技术积累,短时间内其他品牌可能还真追不上。只是那套车机系统,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最近看到比亚迪“夏”的消息,第五代DM技术配上云辇悬挂,定价不到30万,这个冲击力可不小。市场就是这样,你不往前走,后面的人就会追上来。魏牌高山7能在这个节点爆发,或许也是抓住了消费者需求切换的那个时间窗口。
晚上跟老婆商量换车的事,她就问了一句:“开着舒服吗?养着省心吗?”我琢磨了半天,发现这两个问题,大概就是买MPV最核心的考量点。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能用上的才叫配置,用不上的都是摆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