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路上遇到过碎石路卡住前轮的场景,谁都不想碰到。前轮一陷,车直接卡住,动弹不得。尤其是加满油还带个大行李箱,那油箱一旦太小,就得频繁找加油站,尤其在偏远地区,总感觉在拼运气。动力弱点更烦,有时候连坡都爬不上去。这个痛,我相信很多摩友都感受过。
最近参加车展(我这次在米兰,虽然没去但听说不少新车),突然被一款国产新车吸引——无极SR450X。它标榜全场景ADV踏板,配置看起来还挺丰富:398cc双缸发动机,18升大油箱,配备全地形胎。这个配置单,听着就挺有意思。
我心里有点疑问:这车能成为国产逆袭的代表?还是只是PPT里的空壳造作?。
先讲动力部分。无极SR450X的398cc双缸,一开始我以为是个噱头——双缸会不会太重太复杂?其实马力41匹,最大功率31千瓦,扭矩42牛米,开到139公里每小时,速度还算可以。这个数字在同价位里不算特别突出,但拿来拉高速、爬山,比如在湖南南岭烂路上暴走,至少比单缸的可靠、多了。你猜,它整备质量220公斤,听着挺厚重,但它用了高强钢管散架结构,把发动机嵌进去当受力单元。这个设计,挺聪明——硬挺刚性关系到高速稳定,但同时推车时,感觉像扛了个门板。
而且,我翻了翻笔记——这个车轴距达到了1518mm,离地间隙180mm。碎石坡、泥泞路加不上油门它都不倒。你说,这适合跑烂路的摩旅党不?我相信大部分人看配置都直了。毕竟在这个价位,如果能硬碰硬,能比同级别(比如某些日系轻骑)表现还要出色一些。
但这里我得打个折扣——耗油问题。这个16升的油箱,理论续航350-380公里(估算的,没细算),如果实际油耗在每百公里4.5升以内,那就是省油车了。真没想到,一辆450的双缸踏板,油耗还能这么低。毕竟,打过油成的直觉是:双缸、动力越强,油耗越高。
你知道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小细节,声音模糊:大概百公里油耗在5升左右,实际还能再低点。你说,小个子骑这个座高会不会太高?我估计最低也是790mm起步。对1米7以下的摩友来说,要垫脚才能踩稳,但身高超过1米75,笑着说:这座高还好。坐高怎么影响驾驶感受,也是个硬指标。
关于悬挂,装备也挺厚实的:前面用的是43mm倒立KYB减震,带气囊预载调节,过滤烂路尘埃。后减震也很现代,调节方便,跑烂路比家用轿车都稳。这种舒服,搞旅游的感觉真好。难怪销售的师傅说:马达轻一点,路跑得更稳点。。
再看电子配置。7寸的TFT仪表,支持导航、胎压、油耗,简直像看智能手机屏幕。按键操作也很方便。要说缺点?电控系统复杂,出故障也可能,虽然车厂宣称稳定,但我想像不到一台这么智能的摩托车能经得起日常摔打。
大概我还得说一句:刹车也没偷工减料,前面是240mm单盘,后面也用单盘,配上日信单活塞卡钳,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加上双通道ABS,刹车体验还算不错。
说到外观,真喜欢老师傅的设计:堆叠式LED大灯、深灰配色,外扩护板,看起来就挺像个硬汉。在街头回头率至少比普通踏板多几倍,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车价格?某品牌同级别差2万,但配置、动力就不一样了。国产车的价格,虽然比日系便宜点,但能不能担起信仰?你说,要是真的能破局,国产摩托能不能成为未来的天花板?还是只是走走走,走过场?
也不排除它的毛病。座高,哪个小个子不嫌麻烦?我估摸着,坐上去,得带个脚凳才能稍微稳一点。耐用性、故障率、毛病多不多,也要留点疑问。毕竟,国产车那么多游离在会修、会维护之外的,要真想成大举头角,还得时间。
对了,你会在意平均每公里驾驶成本么?我粗略想,百公里油耗低于5升,一年跑到,现在(大致在7元左右一升),每公里油费才4角多,算起来还挺省心。
说到这里,我又想:双缸54面包车那会,跑高速能跑135-140,我是不是没有想过,为什么单缸都能快一点?是不是因为我没考虑到CVT传动的摩擦损失,也许双缸比单缸动力差一些(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没人专门谈过这个问题)。
这车到底靠不靠谱?谁知道呢?我觉得它的硬件配置还算不错,价格有竞争力,动力也够用,但耐用多长,出故障几率多大还得走一段实际路才知道。
你觉得,要是国产摩托都能这样硬核,能撑几天?还是,靠的还只是宣传和纸上谈兵?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这段先按下不表)
设想一下,等过半年,真正的实车测试出来,效果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模样?。我还真想知道,骑手的反馈,能不能和宣传画上等号?。
你们觉得,这种配置和价格的组合,能打动多少人?还是说,这只是个MIracle的梦想,做梦也得醒着做?。
其实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太深,真要长持下来,还是充满变量——但我相信,国产品牌在摸索,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款真正让人放心的产品。
手上这个想法很朦胧:如果它能保证可靠,又能降低维护成本,未来的摩旅生活,可能会更简单、更快乐一点。
你们觉得,一辆摩托车能陪你多久?答案都藏在你我心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