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

对于咱们在太原开车的每一个人来说,最近恐怕没有比停车更让人头疼的事了。

在市中心转上好几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一看收费标准,心就凉了半截。

这句“太原停车太贵了”的抱怨,几乎成了咱们司机朋友们见面的问候语。

不过,最近这事儿有了个大动静,太原市发改委发布了一个关于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从7月16号开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这意思就是,关于停车费以后怎么收,不再是关起门来定,而是要听听咱们老百姓的声音。

这可是个好事,但大家心里也犯嘀咕:这新办法一出,咱们的停车费到底是会降下来,还是会变得更贵呢?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个关系到每个人钱包的大事。

首先,咱们得明白,政府为啥要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么一个文件。

官方的说法听起来有点复杂,叫什么“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停车资源配置效率”。

说白了,就是太原现在的车越来越多,可停车位就那么些,尤其是在市中心,找个车位比找对象还难。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车位成了稀缺资源,一到高峰期,路边乱停乱放,交通堵得一塌糊涂。

政府的想法就是,用价格这个工具来调节一下。

让那些最需要、最紧急的人能有地方停,也让那些可停可不停、或者愿意多走几步路的人,主动把车停到远一点、便宜一点的地方去。

同时,如果开停车场能赚钱,也能鼓励社会上的资本多建一些停车场,从根本上增加车位供给。

这个出发点,咱们得承认,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想让城市交通更顺畅,从长远看是有道理的。

那么,这个新办法具体是怎么设计的呢?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它把整个太原城区的停车位,都明码标价地分了个三六九等。

最核心的一招,就是把城市分成了三个圈。

一类区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市中心,中环线以内,还有龙城大街、滨河东路围起来的那片最繁华的地段。

这里是商业最集中、人流车流最大的地方。

二类区域,范围稍微大一点,在市高速环线以内,但又在一类区域之外,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次中心区域。

三类区域,就是这两个圈以外的其他城区了。

这么一分,逻辑就很清楚了:地段越好,越堵的地方,停车的“基础价”就可能越高。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这就像咱们买房,市中心和郊区的房价肯定不一样,停车这个道理也类似。

分完大区域,又开始细分小地方。

就算同在一个区域里,你把车停在马路边上,和停在桥底下,或者停在机场、火车站、大医院、旅游景点的停车场里,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又牵扯出三种不同的定价方式。

一种叫“政府定价”,像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还有那些公立医院,这些地方带有很强的公共服务性质,不能由着性子乱收费,价格得由政府说了算,主要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基本需求。

第二种叫“政府指导价”,主要针对咱们住的小区,特别是保障房小区的停车位。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政府会给一个参考价格区间,物业公司不能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得在这个框架内定价,这是为了保护咱们居民的利益。

最后一种,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叫“市场调节价”。

除了上面那两种,剩下的绝大多数停车场,比如各大商场、写字楼、饭店的停车场,都归这一类。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停车费,由老板们自己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来定。

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收费弹性最大,也是最有可能让咱们感觉到“贵”的地方。

新办法里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则,叫“差别化收费”。

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路内高于路外、地面高于立体、中心高于外围、白天高于夜间”。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这四句话,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路内高于路外”,是鼓励大家尽量把车开进正规停车场,别占着马路,所以路边停车会更贵。

“地面高于立体”,是想让大家多用立体车库,把宝贵的地面空间省出来,所以停在地面上会比停在楼上或地下贵。

“中心高于外围”,这是核心中的核心,用高价把车流引向城市外围,缓解市中心的拥堵。

“白天高于夜间”,白天是交通高峰,车位紧张,价格就高;晚上车少了,价格就相应便宜。

此外,还强调“短停便利、长停价高”,如果你就是去银行取个钱,停十几分钟,费用会很低;但你要是想在市中心停上一整天,那费用就会阶梯式上涨,让你停得“肉疼”。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政策的条条框框都摆在这了,逻辑上似乎也说得通。

但为什么咱们老百姓一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还是觉得“又要涨价了”?

为什么“停车贵”的抱怨声这么多年一直没停过?

这就得说到咱们的实际感受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原古县城。

作为太原重点打造的旅游名片,按理说应该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可去过的朋友不少都反映,那里的停车费高得有点离谱,很多人开车到了门口一看收费,扭头就走了。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再看看隔壁忻州古城的人气,两相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一个停车费,真的能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兴衰。

有这个前车之鉴,大家自然会担心,这个新办法会不会让市里更多的地方变成“太原古县城”?

咱们普通人过日子,上班、购物、吃饭、看病,大部分活动都离不开那些交通便利、商业繁华的一类核心区。

政策的本意是用高价把车“赶走”,可咱们的需求是“刚性”的,我就是得去这个地方办事,在公共交通还不够方便到能完全替代私家车的情况下,就算停车费再贵,也只能硬着头皮停。

这样一来,可能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确实缓解了一点,但代价是我们每个人的出行成本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心里能舒坦吗?

太原司机注意!机动车收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速看速提建议-有驾

所以说,这个新办法就像一把双刃剑。

从城市管理的大局来看,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交通,思路是先进的,也是很多大城市通行的做法。

但关键在于这个“杠杆”的力度怎么掌握。

如果“市场调节价”变成了经营者“随心所欲价”,如果核心区的收费标准脱离了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那么政策的好意就可能在执行中打了折扣,反而加剧了大家的不满。

好在,这次的征求意见稿里也留下了一个希望,那就是提出要“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

这意味着收费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机制能真正落到实处,能够定期收集咱们老百姓的反馈,看看政策实施后效果怎么样。

比如说,如果哪个商圈因为停车费太高,导致客流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生意,能不能及时把价格调下来?

哪个新建的立体车库没人用,能不能给点价格优惠,引导大家去停?

只有这样,价格杠杆才能成为一个精准调节的工具,而不是一把简单粗暴的锤子,才能真正做到在疏解交通和保障民生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