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高管称吉利新车是烂车:国产车企竞争的深度剖析

奇瑞高管称吉利新车是烂车:国产车企竞争的深度剖析-有驾

近日,汽车行业被一则奇瑞高管评价吉利新车为“烂车”的消息所震动。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在抖音车主群里对吉利银河星耀8使用了“烂车一台”“二排挤得很”“音响烂”等言辞,此番言论迅速引发网友和吉利银河星耀8车主的不满与吐槽 ,随后姚飞解散相关车主群,其抖音账号也设置为私密。在这看似简单的“口嗨”事件背后,实则反映出国产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的复杂生态以及行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吉利银河星耀8与奇瑞即将上市的风云A9定位、价格相近,形成直接竞争关系。2024年吉利新能源销量暴涨92%,银河系列凭借高性价比在市场上成绩斐然;而奇瑞虽燃油车有逆势增长表现,但在新能源领域面临“拳头产品不足”的困境,iCAR品牌还因配置问题遭遇用户退订潮。如此背景下,姚飞的言论或许正是奇瑞急于在新能源市场突围焦虑心态的体现。这一事件也凸显出当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各车企都在为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

在企业竞争结构模式层面,当前汽车行业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迈向全方位竞争。企业不仅要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上发力,品牌塑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也至关重要。奇瑞和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一直在不同维度展开角逐。从品牌建设来看,两者都在努力提升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吉利通过发布《台州宣言》收缩战线、聚焦核心技术,塑造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奇瑞则采用多品牌扩张策略,试图以规模抢占市场。在营销手段上,本应通过客观的产品展示、技术讲解来吸引消费者,但姚飞此番情绪化的拉踩言论,显然偏离了正常的营销轨道,反映出部分车企在竞争结构模式认知上的偏差,没有将竞争的核心放在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上。

技术发展是汽车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车企之间的技术竞赛愈发激烈。吉利银河星耀8凭借超5米车长、3L级馈电油耗、1600公里续航以及全系标配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政座椅、23扬音响等,以11.58万元起的价格展现出极强的性价比,这些参数和配置代表了吉利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技术上的成果。而奇瑞也在不断投入研发,风云A9预计也会有其技术亮点。然而,姚飞用简单的“烂车”评价,忽视了技术发展在产品中的重要性,也未能认识到消费者对于技术进步的关注和认可。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靠贬低对手并不能掩盖自身技术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通过竞争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车企高管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表,其言行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看法。姚飞的不当言论,不仅伤害了竞争对手,也让消费者对奇瑞的品牌形象产生质疑,网友直言“贬低对手的同时,也在羞辱选择该车的用户”。消费者更愿意看到企业用产品力说话,用技术革新来推动行业发展,而不是陷入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此次奇瑞高管“烂车”言论事件为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在竞争中应保持理性与克制,明确竞争的核心在于提升自身产品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竞品评价需基于客观技术参数,建立完善的危机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理舆情。对于奇瑞而言,此次事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借此反思营销策略,回归到提升产品和技术的正轨上,或许能将危机转化为品牌升级的契机;否则,恐将被“高管失言”与“产品焦虑”的标签长期困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而对于整个国产汽车行业,只有摆脱恶性竞争,走向良性发展道路,才能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实现真正的崛起 。

奇瑞高管称吉利新车是烂车:国产车企竞争的深度剖析-有驾
奇瑞高管称吉利新车是烂车:国产车企竞争的深度剖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