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里,问界M8、腾势N9、昊铂HL、深蓝S09等相继上市,但较慢出手的领克900,却靠着极致的定价和丰富的配置组合,硬生生拿到了后发优势。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理想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也带着旋转座椅入场。与此同时,理想汽车通过各大官方渠道,向广大用户展示了旋转座椅在家用场景中的更多可能。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较大的可能就是领克 900 了,因为它也配备了旋转座椅。值得庆幸的是,领克 900 并不是一辆套着领克壳子的“理想 L9”,28.99万的入门价,比问界M9(45.98万起)、理想L9(42.98万起)低了近15万,却塞进了SPA Evo架构、更灵活的三排空间,以及二排座椅的的巧思,都体现了领克对于生活的一些思考,就连它的尾门,也换成了成本更高,置物更加便利,使用场景也更多的天地尾门。此外,领克900还针对家庭场景优化,防晕设计让二三排乘客舒适,同时保留单人驾驶的运动乐趣。华尔兹式掉头和蟹行模式通过扭矩监控保护轮胎,适合极限停车场景,兼顾实用性与耐久性。
领克 900
理想L9
具体来看,领克 900长宽高为5240*1999*1810mm,轴距达到了3160mm。而理想L9长宽高分别为5218×1998×1800mm,轴距达到3105mm,算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此大的体型,好处是内部的空间表现有所保障,但作为城市家用车,这个尺寸在城市拥挤的道路通勤多少会有一点压力。此外为了给座椅提供较大灵活度,领克为 900 带来了同级别中较长的二排滑轨,达 1050mm,座椅滑移行程达 550mm,重新设计的前排电池包和油箱布局,也为 900 带来了高达 1.3m 的开阔空间和面积达到6.16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得房率高达88.2%,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头部和腿部空间。我一米八的个子,第二排往前调30%的行程,坐第三排头部还剩两拳空间,膝盖有一拳半,虽然没有第二排那么阔绰,但算是"能坐人"的设计。那种往第三排一坐就"两腿悬空"的尴尬并没有出现。不仅如此,领克 900 还将大六座 SUV 的三排空间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号称「身高一米九也有伸腿自由」。且三排座椅滑动行程为 125mm,支持大到 155° 的靠背调节,甚至还配备「老板键」和一键便利下车(二排座椅往前收折)。更让人惊喜的是,三排居然标配座椅加热和通风,这在同级别里是真少见。但电动第三排放倒速度属实有点慢,我掐表了一下,从竖直到完全放平需要近18秒,要是急着装大件行李,这等待时间会让人抓狂。此外,车内提供多达42处储物空间,方便乘客存放各种物品。后备箱空间可灵活拓展,在三排座椅有人乘坐的情况下,容积可达225L,深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590mm、1130mm和786mm,足以满足日常购物和小型行李的放置需求。且后备箱下方还隐藏有20L的储物空间,可用于存放贵重物品或不常用的物品。
再来看看它的外观来看,领克900依旧采用领克的“The Next Day”家族化设计语言,传承都市旭日美学,熟悉的分体式大灯组带来了特别的辨识度,下方格栅中央的交互数字像素科技灯光十分亮眼,内部的LED灯珠支持32级灰度控制,拥有多种交互灯语,还支持智能场景灯语自定义,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且在车身配色上,领克900提供极夜黑、云晞灰、晨晖蓝、拂晓白、曜日银五款车色供消费者选择。而在外观方面,理想L9的整体设计比较简洁,采用的也是家族化的设计套路,整体造型方正,细节处能展现其科技感和新能源属性,例如封闭式格栅、前后贯穿式“星环大灯”,虽说要一眼看出它有百万级的视觉效果确实有点难,但要觉得值回四五十万的售价还是没问题的。而在车身侧面,领克900车身流畅且舒展并且通过Flush Door 2.0工艺与隐藏水切,让 A、B、C、D 柱与车窗处于同一水平面,再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力求保持侧面简洁和完整感。无边框后视镜能优化风阻。轮胎采用21寸的铝合金多幅式造型,前后轮胎尺寸均为:275/45 R21。而侧面D柱拥有专属 SPAEvo字样徽章,同时悬浮式车顶行李架静态承重 300kg、动态 100kg。值得一提的是,天地门电动开启之后两个成年男性坐上去没啥问题,官方还配了小坐垫让你坐着别那么膈屁股,不过比较薄没啥用,不如咱们自己带个垫子,车中泊、野餐啥都用得上。此外尾部造型方面,领克900车顶配备有小尺寸的扰流板以及高位刹车灯,熏黑的尾灯组采用了贯穿式设计,有效拉伸了车尾横向视觉宽度;倒梯形牌照框区域采用了内凹式造型,点缀出了车尾的层次感;下包围部分的力量感比较强,两侧还集成有扁平的雾灯。
内饰部分,领克900提供拂晓霞光、暖沙午阳、晓夜星河3款内饰颜色,配备双色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12.66英寸的细长彩色全液晶仪表盘+95英寸的抬头显示系统(AR-HUD),可实现三车道实景导航、驻车观影、行车信息等显示功能,高效且层级清晰,带来了沉浸感驾驶体验。且30英寸的6K一体式天际屏非常吸睛,30:10黄金比例,做分割可以分开用,也可一起用,把副驾驶调成舒适模式后,往后一躺,秒变电影屏,屏幕搭载了LYNK Flyme Auto智能系统,内置高通骁龙8295芯片,车机运行流畅,就像滑ipad一样丝滑,支持道路救援服务,蓝牙/车载电话, Flyme Link、Carlink、HUAWEI HiCar、CarPlay四种手机互联映射,5G网络,OTA升级,面部识别,声纹识别,wifi热点,手势控制以及连续性多区语音唤醒控制功能等功能,比如你说“我有点困”,系统会自动调低空调温度、播放提神音乐,并加强车道保持监控;若导航至医院,车辆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预约挂号”。这种“类人交互”让智驾从“工具”进化为“出行伙伴”。
另外,领克900二排中间搭载9L容量的冷暖冰箱(保温区间35°C-50°C),前后排共有6个Type-C接口,加上前排手机无线充电,能够确保全车乘客同时给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在全车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情况下,后排升级深色隐私玻璃+手动遮阳帘,进一步改善私密性体验。同时,领克900还带多个USB/type-C,应用商店,k歌功能,哈曼卡顿23扬performance音响,杜比全景声+4区头枕音响,256色氛围灯,三区智能空调调节,空气净化系统,负离子发生器,车载香氛装置等,丰富了日常用车的舒适性和娱乐性。而理想L9的车厢也充满亮点,车系都取消了传统的仪表屏,进而用方向盘上的小屏幕来显示挡位的续航,另外通过HUD来显示导航、智驾等信息。中控部位耸立着两块各15.7英寸的大屏幕,后排中央车顶上也配备了一块15.7英寸的娱乐屏,分别由2块高通骁龙8155芯片加持,显示精度、操作流畅度以及UI设计都颇为出色。这一点我认为是比很多传统的百万级豪车要新颖和实用的,更符合当前时代的使用习惯。
领克900在智驾方面配备全球Thor智驾芯片,这颗芯片的算力达到2000TOPS,是特斯拉FSD(72TOPS)的27倍,甚至超过小鹏XNGP(508TOPS)的3.9倍。如果用游戏比喻,Thor芯片相当于给车辆装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而传统车企的智驾芯片还停留在“家用台式机”水平。而且还搭载基于MLM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可实现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已经全量推送全国城市无图NZP,且随着一段式端到端Plus、MLM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核心技术能力的加速进化,环岛、掉头、可变车道、高速ETC、路口待行待转区等关键场景的通行能力全面提升。预计在2025年内,实现不挑停车场,不用记路线,一次就能用的车位到车位。此外,领克900还搭载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可以识别小至三角警示牌、锥桶,大至乱入的牦牛、刮倒的树木,所有宽度超过40cm,高度超过60cm的异形障碍物,均可避让,其反应速度高达130km/h。这意味着在高速场景下,车辆也能像人类驾驶员一样“预判风险”,而非简单制动。据悉,该项功能预计在今年6月陆续开启推送。另外还让我惊讶的是它的一开始就能用的特性。比如去陌生商场,不用像训练宠物似的先开一圈教学路线,系统直接通过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感知,自动生成停车路径。实测中甚至能识别出距离电梯口较近的“黄金车位”,这对提着大包小包的宝妈们简直是福音。而理想L9在智能驾驶方面表现也不错,顶配版本采用了激光雷达、双英伟达Orin-X等较为先进的智能驾驶装备,能实现高速、城市的NOA辅助驾驶,使用下来体验也颇为完善。
动力方面,领克900有三套动力系统,一套是2.0T发动机+三电机(前123kW、后160kW/160kW)系统,输出功率650kW,0-100km/h加速时间为4.3秒,CLTC纯电续航里程268km,综合续航1443km,这套动力系统适合比较注重驾驶的消费者,无论是日常城市驾驶还是高速路段,无论电量是高是低,都能够提供较为畅快的驾驶体验。而第二套是2.0T发动机+双电机(前123kW、后230kW)系统,输出功率高达540kW,0-100km/h加速时间为4.6秒,CLTC纯电续航里程280km,综合续航1350km,这套动力系统的适应人群比较广泛,不仅能确保电量充足时的动力输出,在长途旅行或者低电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发动机的输出提供不错的驾驶体感。第三套是1.5T发动机+双电机(前160kW、后230kW)系统,输出功率530kW,0-100km/h加速时间为4.8秒,CLTC纯电续航里程220km,综合续航1355km,这套动力系统比较适合主要在城市道路通勤的消费者,在电量充足时能够提供不错的动力表现,低电量情况下也可以满足基础通勤需求。
而理想L9的动力方面自然也不容忽视,其1.5T增程器匹配前后双电机,电机总功率达449马力,即便是拉动这台整备质量超过2.5吨的大车,零百加速也轻松实现5.3秒的出色成绩,再加以电机的平顺特性,开起来相当跟脚,得心应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开车我更在意的还是操控。领克900虽然个头大,但一点都不笨重。后轮能转向10度,转弯半径不到5米,窄路掉头轻轻松松。空气悬架能升降105mm,离地间隙高达243mm,野外小道也不用怕。另外,领克900搭载后轮边电机,可支持后轮10°转向+蟹行模式,使得5.2米车身转弯半径仅5米,狭窄路段掉头灵活堪比A级轿车。智能魔毯悬架能提前看路况调整,坑坑洼洼走着都舒服。且在市郊那段蜿蜒山路上,车身侧倾控制也还可以,但转向反馈太轻,缺乏渐进感。说实话,这种调校对家用没毛病,毕竟谁家买这么大个SUV是为了激情驾驶?但跟我试过的40万级别合资品牌相比,这底盘"诚意"是够了,但"功力"还差点火候。高速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风噪控制,12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只有68分贝左右,比我15年那台六七十万的豪华SUV还要安静。看来领克在NVH上确实没少下工夫。
而在安全方面,领克900坚持领克「全域安全」理念,采用行业D柱热成型钢强化环结构和同级先进的一体压铸热成型双门环,实现侧面A/B/C/D四柱热成型钢全覆盖,将后部结构强度提升至与A柱相同的规格和标准,构建起“潜水艇级笼式车身”,确保乘员座舱空间的安全性。而传统大型SUV的第三排常被视为“安全洼地”,也是当前用户关注的焦点和痛点。此外作为一款用于全家出行的大六座SUV,领克900在设计之初,就建立了第三排专属安全标准。测试中,领克900以“公路坦克”般的硬核表现交出答卷。在100km/h尾部碰撞叠加100km/h侧面碰撞之后,领克900乘员舱结构、救援功能、动力系统、乘员保护等均通过挑战。其中,乘员舱结构完整,乘员生存空间充足;碰撞后车门解锁正常;双闪启动,功能正常;E-CALL紧急呼叫启动,功能正常;高压断电正常,油箱和电池无泄漏,未出现起火冒烟;座椅及安全带未失效,气囊及气帘依次点爆;假人伤害值表现优秀,展现出超强的安全实力。且针对第三排,领克900除了D柱热成型钢强化环结构外,还采用特别的吸能盒设计和大截面高强钢纵梁,并配备第三排座椅靠背防穿刺高强度钢板,为第三排营造移动安全堡垒。不仅如此,领克900全车配备安全气囊多达12个,尤其是第三排,配备了后排头胸一体式气囊,搭配超长侧气帘,给第三排乘客提供更全面的防护。同时针对用户实际用车场景,领克900的第三排还标配SBR传感器、儿童遗忘监测雷达,安全防护看齐前排,让每位乘客享受“安全特等舱”待遇。此外,领克900动力电池包基于严苛标准设计,具有防撞、防水、防自燃、防辐射的“四防”安全技术,加上智能热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7*24h全天候的用电安全守护。
随着领克900入场,上半年全尺寸SUV混战进入了中场阶段。领克900靠着精准定价和均衡配置,无疑给近期上市的同级产品,以及即将改款的理想L系列带来了不小压力。而对于领克900的几款配置,我认为1.5T Halo版(28.99万)更适合务实派,搭载千里浩瀚H5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加上1.5T混动+双电机,零百加速4.8秒,纯电续航220公里,城市通勤完全够用。而1.5T Ultra版(31.69万)就是性价比的选择,搭载千里浩瀚H5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增加闭式双腔空悬、四活塞固定卡钳等,适合对舒适和智驾有要求的家庭; 还有就是2.0T Ultra版(34.69万)更是性能进阶,搭载千里浩瀚H7安全辅助驾驶系统,2.0T发动机+三电机,加速提升至4.6秒,续航破千公里,但智驾配置更先进。 此外就是 2.0T探索版(39.69万),终极玩家专属,后轮双电机+矢量转向,转弯半径堪比A级车,蟹行模式、原地掉头等功能,让5米大车也能“闪转腾挪”。 总之,除了硬实力表现,领克900还祭出了"2.5万元选装基金+终身智驾服务"这张牌。这相当于让用户花30万就能配出40万的配置体验,尤其对配置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