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

还记得刚开始关注这个行业时,很多朋友都对纯电车续航焦虑有点怕。他们说,买不到靠谱、续航650公里的家用车,价格还不过万十万的,要么是技术荒唐,要么是配置大缩水。现在想想两年前,那还真是天方夜谭。现在呢?市场一夜之间就被650 km+激光雷达的家用车塞满了,如果不说的话,真不相信这个段位的车会普及到门槛这么低。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数据:在2025年11月这个时间点,10万到15万这个段位,居然一下子堆出了五款大空间续航650以上、配激光雷达的车型。真的是瞬间爆表——这对比我当初那个少见多怪的感觉,有点像小时候家里买菜用的那辆老脚踏车,突然换上了电动自行车,舒坦多了。

先说第一款:焕新版埃安RT 650km版本,价格:10.98万元(伪装在补贴后的价格,实际上加点税和配置升级后是不是还划算?)。我发现,它标配了电池终身质保!这个玩意,那可不一般。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支持快充,充10分钟跑200公里,效率真的不错。它的电池技术拿得出手,免得续航焦虑成肝突。你说,省钱省事,还可靠——像极了我那个装修工朋友去年买的那个工地车,混泥土打得快,安全性能高,用的都是靠谱材料。

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有驾

比起那些追求参数的车,它更务实。 配置不用太高,反而让你细水长流地用得顺溜。从我观察的家庭用户反馈看,那些说要靠科技吃饭的人,其实最关心的还是用得顺心,安心。这车的目标很明确:出行无忧,电池不担心,智能辅助有点面子但不炫耀。

你可能会问:这样车下放到13万左右还能激光雷达?在我看来,这个价格点(其实这也是个估算),已经算是硬核了。毕竟,给普通家庭用车加个好用的智能驾驶硬件,不还算真香吧?技术总是要花点钱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雷达和感知单元价格其实也不便宜,尤其是激光雷达,偏偏现在价格倒是逐步下降中。

但我有个想法:这个价格放水的背后,是不是大家都在拼配置、拼续航了?我觉得这和整个行业供应链的变化有关。以前为了卖高端,光看配置的日子,现在被用心体验的时代取代了。车企开始关注性价比,供应链也变得更灵活——比如Aion用的都是国产激光雷达,成本明显比国外贵多了,但堆料的决心反映了市场的需求。

哎,你说到这里,我突然蹦出一个问题:这个趋势,未来会不会出现配置越高,价格越平的逆转?感觉未来的家用车,可能更多像生活用品那样,普及650续航+激光雷达,不是什么高端享受,就是标准配置。

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有驾

再来看看第二款:东风奕派eπ007+,价格13.99万起(限时焕新价格,真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这个优惠)它的性能是真不俗,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硬件堆得比我带的那块跳棋还密。这车最大亮点:百公里加速3.7秒,快到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开性能版。我记得在工厂那个客户见面会,销售说:纯电家用车里,性能到这个级别,没几个能敌得过。说白了,它不光追求舒适,更追求性能体验。像我,平时上下班不拼速度,但偶尔跑个山路,这车的四驱、加速就会让我觉得哇,还真不错。我猜,年轻一代最喜欢的,可能就这点。

里面科技配置满满:高通芯片、FSD(自动驾驶辅助)都是标配。我曾经遇到过别车的销售,他说:科技感无外乎就是能帮我分担点压力。这句话用在eπ007+身上挺贴切。它的操控、智能都不是给面子的,是真用得上的。

但我有个想法:这价位还能带出这么多智能光环,是不是玩得有点过头?不过也没办法,行业的龙头们都知道,关键还在供应链和感知硬件的小成本突破。毕竟,要做性能、智能、续航三者兼得的车型,成本控制得比我小时候用的塑料笔还难。

谈到配置和性能,有人嘴硬说:这不是在比拼‘豆腐渣’吗?其实我觉得不然。一方面,技术不断成熟,让性能和配置成为标配。另一方面,市场上那帮年轻人——特别是我家那两个快到实在看不懂的侄子——对买车/用车体验的要求,其实比我们那批老人高得多。

说到空间,那就不得不提第三款:长安启源A06 630激光Ultra版价格13.99万。它最大的亮点是后排的宽敞舒适。轴距2922mm,意味着每次上车都像坐在大沙发上一样。后排座椅支持145°调节,甚至可以向后躺平,在我观察的家庭用户调研中,后排的空间、坐得舒服比啥都重要。像我妈每次出门都要坐在后排安静享受,这个车的空间绝对对胃口。

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有驾

它的快充也是亮点——支持6C超快充,补能速度快得让我惊讶。满电在大城市一天跑下来,绝对够用。虽然在核心竞争力上比不得某些豪华品牌,但它的整体享受更像是升级版的家用车。这让我想到:是不是未来的家用车,空间和舒适度都要追赶一些D级车的感觉?(这段先挪一边,不要急着结论。)

第四款:零跑B01激光雷达版,售价大概11.78万。说到零跑,它真有技术宅的底气。电池采用CTC一体化技术,风阻低于0.197Cd(其实我没那么懂,但猜这意味着省油还能跑得更远)。搭载高通8295芯片,座舱也酷炫到不行。最喜欢的,是它那个百变副驾空间——不啻为车内的小乐园。加上激光雷达,算力上去了,自动驾驶辅助比我家那个老司机还聪明。

我还记得那天跟厂里的技术人员聊天,他说:这车的配置堆到极致,真的是‘用得值’。虽然价格便宜,但硬件端的技术堆料比一些豪华车都亮眼。你说,预算有限还想玩点新鲜,那这个零跑算是性价比典范。

我有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样拼配置、追技术,是不是让用车的初心变得复杂了?我猜可能就是用得开心/长久的人,才会买得更久、更心安。

最后一款:AION V霸王龙家庭版(带激光雷达可选)。它是五款中唯一的SUV,空间充裕,符合大部分多人口家庭的需求。轴距2775mm,后排座椅最大137度调节,然后,领航辅助也标配了——就是让你出行更省心。我观察友人,他家孩子多,平时要拉一堆露营装备——这个车的空间,就是能装。我还记得他打趣说:带娃出行不怕没地方放东西,长途还可以睡后排,真放得开啊。

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有驾

这就像是家庭出行的神器。除了满足实用外,它还会给你一点自豪感,觉得这是个值得信赖的家庭座驾。你们怎么看?是否未来家庭车都要长续航+大空间才能算合格?

臆断一下:这种变化,或许意味着所有家庭用车都在变智能化、长续航、空间大、配置够。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趋势就像穿衣服一样——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每款车都有它的杀手锏,只是看你怎么拼出来。

这五款车底下,代表了长续航+激光雷达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变成了基本标配。你心里,会不会也在琢磨:我需要的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是不是我也可以考虑入手一台?

(这段先按下不表)

家用纯电车不再遥不可及,650公里续航大空间激光雷达成爆款,最低不到11万就能选到靠谱又实用的家庭用车-有驾

最后想问,你家附近的新能源车主,有没有细想过为什么现在续航650公里这么普及?是不是也跟供应链提高、成本下降有关?还是说,未来的车,可能都不需要续航纠结这个词了。未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旦你把续航、安全、空间都满足了,你还会在意品牌/价格吗?这是个开放的问题。

反正呀,买车,就是个花心思,花时间,花心血的活。最后选择那一款,还是得看你最在乎什么。是不是也可以说:未来的家用车,好像变得人人都能用,天天都觉得值?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