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购汽车时,我深深被奔驰系列所吸引,最终选择了CLS320 2017款的E色版。首先,其外观设计深得我心,稳重的内饰也恰如我所愿。更重要的是,当时的CLS,即现今的蔡邑版,正面临被全新GLE取代的命运。这一变革源于车系命名的统一,A、C、E、S级成为四大核心底盘,针对不同车型进行专业改装。在E级中,中期改款变为GLE而非ML,这是因为它采用了E级W212底盘,代号为W166,因此得名GLE。同样,C218底盘代号的CLS与E级底盘共享,甚至连排气管都能直接互换,改名后自然被称为CLE。从命名来看,CLE相较CLS,其特性更趋于普遍。
在外观上,CLS的前后大灯与腰线设计独具奔驰特色,与其他车系截然不同。新款CLS车型延续了现款的设计,散发出强烈的运动气息。前脸部分,该车采用了“星空”设计,中央的镀铬饰条显著提升了前脸的精致感,而两侧的三角形大灯造型犀利,配备LED灯组,夜间照明效果卓越。
关于内饰,虽有人认为其设计显老,类似于老E级,但我并不认同。与ML350相比,CLS的内饰设计其实大同小异,仅在细节上略有调整。然而,这种经典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操作便捷性。新C级和新E级虽然新颖,但在我看来,操作起来并不如CLS便捷。至于用料和做工,无疑是BBA中的佼佼者,远超同级竞品。特别是带有机械指针的仪表盘,深受我喜爱。储物空间也十分充裕,手套箱比C级更大。
在动力方面,虽然3.0T低功率版本只有200kw/272hp的原厂设定,但其发动机总成与400/450车型并无二致,涡轮压力仅为0.4bar。在加速性能上,原厂状态下0-100km/h的加速测试,我仅尝试了一次,并未过多控制后轮,随机跑出的成绩为6.8秒。此外,前后轮胎宽度分别为255/285,相比C级的225/245,行驶稳定性更胜一筹。配备P ZERO轮胎,抓地力强劲,给人十足的信心。总体来说,动力输出平稳,虽为涡轮车,但并无突兀感,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在操控方面,虽然相较于C级运动版略有不足,但底盘和悬架的扎实感让人印象深刻。驾驶时的稳定感和真实反馈,远胜于C级的空洞感。在恶劣路况下,前后轮胎的宽度提供了卓越的抓地力,让人倍感安心。当然,在雨天我依旧会谨慎驾驶,确保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油耗表现也相当令人满意,平均油耗仅为9.2L/100km。
在舒适性方面,19英寸的轮毂并未影响整车的驾驶舒适度,反而比之前的C级更加舒适,颠簸感大大减少。尽管CLS320未配备空气弹簧,但其给人的感觉却比ML350的空气弹簧更加稳定。由于底盘稳固且悬架调校得当,19寸车轮的驾驶体验远超C级,前排座椅的舒适度也令人满意。
当然,这款车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空间方面,对于身高183的我来说,前排空间尚可,但后排两个座位显然无法满足四人家庭出行的需求,这也是轿跑车的通病。此外,中控系统并非COMAND系统,有时操作会稍显迟缓,但总体来说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