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每卖出差不多10辆纯电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星愿”,ModelY或者五菱宏光MINIEV这三款车中的一员。它们三个加起来,销量轻松突破90万辆大关,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后面一大串车型销量总和的好几倍。
但市场的另一面,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就在同一份榜单上,有超过80款纯电车型,它们从1月卖到9月,累计销量还凑不足一万辆。算下来,平均每个月也就卖出百来台,有些甚至只有几十台。这种差距,已经不能用“差距”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头部阵营的格局非常清晰,可以说是“三强鼎立”。星愿以超过34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场,成为最大的黑马。特斯拉的ModelY依然是中流砥柱,卖了29万辆,实力不容小觑。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EV,也稳扎稳打地贡献了28万辆的销量。这三款车,几乎扛起了纯电市场的半边天。
除了这三巨头,今年的最大惊喜无疑来自小米SU7。作为一款刚刚上市的新车,它居然一口气冲到了近22万辆的销量,直接空降榜单第五名。这势头,让不少老牌选手都感到了压力。像比亚迪的元PLUS,海豚这些经典车型,则继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销量都保持在11万辆以上,证明了其深厚的市场根基。
不过,即便是头部阵营,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曾经的热门车型广汽AIONY,今年销量是6.2万辆,排在榜单第20位。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差,但和它往年的风光相比,已经能看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市场的挑剔,从头部就已经开始了。
当我们把目光移到榜单的第21位到第60位,这里可以说是市场的“中坚力量”区间,但销量已经断崖式下跌到2万到5万辆之间。这里活跃着不少新兴品牌。比如零跑,它的B10车型卖了5.1万辆,另一款B01也卖了3.3万辆,算是站稳了脚跟。奇瑞旗下的iCARV23,也拿下了4.8万辆的不错成绩。
传统车企在这个区间也有代表作品。红旗E-QM5卖了4.5万辆,主要依靠出行市场等渠道。宝马i3,作为一款豪华品牌纯电车,也收获了约1.8万辆的订单。但一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车型,在这里却显得有些落寞。
小鹏G6,销量是3.6万辆,和它刚上市时的热度相比,这个数字确实冷静了不少。欧拉好猫,奇瑞小蚂蚁这些曾经的微型电动车明星,如今也只能说是“维持”着一定的销量。
然而,真正的“惨烈”体现在榜单61位之后的长尾部分。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停满了各式各样却少人问津的车型。智己L6,smart精灵#1这些听起来还不错的车,销量也就在1.6万辆左右徘徊,在这个区间里已经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更多的车型处境艰难。别克E5,吉利银河E8这样的车型,平均每个月只能卖出千余辆。而当你看到榜单最末尾的名字时,甚至会感到一丝残酷。飞凡R7,欧拉芭蕾猫等车型,月均销量只有两位数,几十台而已。这意味着在一些城市,你可能一整年都难得见到一次这些车的身影。
市场的狂欢似乎只属于少数几个玩家。对于绝大多数车型来说,它们面临的是一场异常艰苦的生存战。这场洗牌,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