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骤降97%能否绝境求生

哪吒汽车最近的表现,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个数据先扔出来:2025年1月,哪吒汽车国内交付量只有110辆,同比暴跌97.76%。是的,没听错,110辆。一个月才交了110辆车。这个数字别说跟那些动辄月销万台的对手比了,甚至可能都赶不上某些二手车平台的日销量。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这家企业是彻底不行了吧?

但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一点点把这个事拆开来看。先说销量。110辆这个数字为什么会让人震惊?因为哪吒汽车不是小玩家。曾经人家可是造车新势力里的“销量黑马”,2022年卖出了15.2万辆,一度登顶新势力销量榜。换句话说,哪吒曾经站在聚光灯下,位置挺拔。可现在呢?两年时间不到,月销从过万到过百。这下滑速度,确实有点像坐自由落体。

哪吒汽车骤降97%能否绝境求生-有驾

再看看营收和亏损。过去三年,哪吒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这又是一个吓人的数字。有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烧钱太狠、玩不动了的节奏吗?确实,亏损这么多,压力肯定不小。但我们得搞清楚,这笔钱到底是怎么烧的。是盲目扩张?还是因为战略性投资?这两者,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哪吒汽车骤降97%能否绝境求生-有驾

接着再说研发投入。造车新势力的玩法跟传统车企不太一样,研发这块烧钱特别猛。不过,哪吒的研发投入在行业里只能算中等水平,并不像某些对手那样一年砸几百亿。那问题来了,既然研发上花得不算夸张,那亏的钱到底去哪了?翻翻账目会发现,哪吒的策略是“低价高配”,主打性价比。这种打法很讨消费者喜欢,能迅速提升销量,但也直接压低了毛利率。2022年的时候,哪吒的毛利率据说只有个位数,而部分同行已经到了两位数。这么一来,哪吒就需要卖更多的车才能摊平成本。但销量一旦下滑,压力就会加倍。

顺带对比一下同行,行业里其实没有几家是完全不亏的。特斯拉现在赚钱是因为它已经跑通了模式,可它早期也亏得吓人;蔚来、理想、小鹏这些新势力呢?亏损规模也不小,只不过它们有些在融资能力上更强,或者在某些细分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传统车企也不好过,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让很多老牌厂商痛苦不堪。甚至连一些外资品牌,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换句话说,哪吒的困境并不是孤例,它的故事其实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某种普遍问题。

哪吒汽车骤降97%能否绝境求生-有驾

那接下来就得问了,哪吒到底是在“乱花钱”还是“抓机会”?战略性亏损也分两种,一种是“有章法地烧钱”,比如砸研发、抢市场;另一种就是“胡乱挥霍”,花了钱却没见效。如果仔细看哪吒过去几年的动作,会发现它大部分钱花在了扩大产能、开拓市场上,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和海外布局上投入不少。这个策略本身没错,但问题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低价高配的打法让它在赚钱这件事上太过“吃力不讨好”。再加上供应链问题、资金链紧张,哪吒一下子陷入了恶性循环。

有人会说,那它选择的方向是不是根本就错了?这事也不全是非黑即白。哪吒的市场定位是“平民化新能源车”,目标群体是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这块市场本来是蓝海,可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价格战越打越狠,利润自然被压得越来越低。更糟糕的是,哪吒的品牌溢价能力一直不强,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时候,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未必有想象中那么高。

哪吒汽车骤降97%能否绝境求生-有驾

最后我们回到最关键的问题:哪吒接下来会怎么样?这个答案恐怕谁也说不准。它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资金链问题,避免彻底失控。其次,要在产品和品牌上找到新的突破口。不管是提高毛利率,还是拓展新的细分市场,都得有实际行动。否则,哪怕短期内融资成功,也只是在延缓危机。

所以,110辆的交付量确实看着吓人,但它背后不是单纯的经营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竞争压力的一个缩影。拆开来看,很多问题是结构性的,哪吒的打法有一定的逻辑,只不过它的难度比预期更高。结论是,这事不算完全没救,但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大家盯数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它下一步会怎么走。因为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今天的困境,而是能不能挺过明天的风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