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对公司未来展望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5年占据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20%的份额,立志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汽车正积极扩大产能。
今年年初,理想汽车宣布将建设第三工厂。据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网信息显示,该工厂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水土组团A分区A16-8地块,占地面积广阔,约为113.34万平方米(即113.34公顷),成交价格约为4.31亿元。该地块未来的产业类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并由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
据汽势Auto-First报道,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这家三个月前注册的企业,是重庆理想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以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制造等。尽管理想汽车尚未公开披露重庆工厂的具体信息,但我们可以从地块拍卖的公示信息中窥探出一些端倪。根据地块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该地块每公顷的投资强度不低于5000万元,产出金额每公顷需达到1亿元以上。按照113.34公顷的地块面积计算,理想汽车在重庆的工厂总投资将超56.67亿元,而投产后的总产值预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理想汽车与重庆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初露锋芒时,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选择了与传统汽车企业合作代工,而理想汽车却独具慧眼。2018年,理想汽车以6.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力帆汽车旗下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从而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同时,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常州的生产基地也被理想汽车租赁,成为了理想ONE的生产基地。去年12月,理想汽车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理想汽车将在重庆地区加大投资,深化与重庆的战略合作。随后,重庆市政府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加快包括长安、金康、吉利以及理想在内的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的建设生产。
产能问题一直是理想汽车的核心关注点。为了实现到2025年占据市场20%的份额,理想汽车在内部信中提出了宏大的销售预测:预计中国将在2025年销售超过800万辆智能电动车。要实现这一市场份额,理想汽车需要销售约160万辆智能电动车,这背后需要庞大的产能支持和精细的产能规划。理想汽车在产能布局上的深思熟虑和积极行动,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的产能利用率相当出色。在2021年,理想汽车交付了超过9万辆新车,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77.4%。而其唯一的常州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为每年10万辆。由于理想汽车采用订单式生产,理想ONE的交付量与生产量非常接近,这表明理想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自2021年11月起,理想汽车首次实现月度交付量突破万辆后,常州生产基地便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按照规划产能计算,常州生产基地的单月产能约为0.83万辆左右,而理想汽车已连续三个月超过这一产能均值。若交付量稳定维持在一万辆,常州工厂将面临严重的产能瓶颈。
面对紧张的产能状况,理想汽车正全力扩大产能。2021年,该公司启动了常州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对北京现代工厂的收购。常州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将新增年产10万辆的新厂房,预计将于2022年完工,届时总产能将提升至每年二十万。同时,收购的北京绿色智能工厂也在去年十月开始建设,总投资超过六十亿元,计划于2023年底投产,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设计年产能为十万辆。这些举措旨在确保理想汽车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理想汽车在重庆新建的工厂占地面积是常州和北京生产基地的总和,其设计产能预计与常州和北京生产基地的总产能相当。在理想汽车2021年三季度财报沟通会上,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透露了公司的产能规划,预计至2023年底,理想汽车的年产能将达到50万辆标准设计产能。若实行两班生产制度,公司总产能将接近每年70万辆。这一规划显示出理想汽车对产能提升的雄心壮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