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水箱高温被困隧道口:司乘轮换扇扇子给车降温
夏日炎炎,高温天气让路上的车辆也变得“焦躁”起来。近,一起客车水箱高温被困隧道口的事件,让不少网友直呼“太有画面感”。这可不是普通的故障,而是高温天气下车辆散热系统“罢工”的典型案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起事件,看看车辆水箱高温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事件回顾:高温天气下的“热锅上的蚂蚁”
7月14日傍晚,杭瑞高速大岳段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一辆限载55人的大客车因水温过高导致“水箱开锅”,停在高速紧急停车带里无法继续行驶。车上载有55名成年乘客和3名小孩,共计58人,被困在隧道口附近,情况十分紧急。
高温天气下,车辆散热系统本就压力山大,再加上长时间行驶,水箱温度迅速攀升,终“开锅”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司机发现车辆异常后,立即靠边停车,但面对“水箱开锅”的故障,一时间手足无措。车内乘客越来越多,车内温度也越来越高,司乘人员只能轮流拿起扇子,给车辆“人工降温”,试图缓解水箱高温的状况。
水箱高温:夏日行车的高发故障
水箱高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锅”,是夏季行车中常见的高发故障。高温天气下,发动机散热负担加重,一旦散热系统出现故障,水温就会迅速飙升,导致车辆“罢工”。
那么,水箱高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原因多种多样。首先,高温天气本身就是一大“元凶”。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运转,散热效率降低,水温自然容易升高。其次,空调超负荷使用也是一大诱因。很多车主在夏季行车时长时间开启空调,导致发动机怠速过低,散热系统负荷加重,水温升高。
此外,车辆散热系统本身的故障也不容忽视。比如,水箱渗漏、冷却液不足或变质、冷却液循环系统堵塞、节温器故障、散热风扇故障等,都可能导致水箱高温。这些故障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在关键时刻让车辆“趴窝”,影响行车安全。
高温天气下的行车安全:防患于未然
面对水箱高温这一夏日行车“杀手”,我们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其实,只要平时多加注意,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首先,定期检查车辆散热系统是关键。夏季来临前,好对车辆的水箱、冷却液、节温器、散热风扇等部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冷却液不足或变质时,要及时补充或更换,避免因冷却液问题导致水温升高。
其次,合理使用空调也很重要。长时间行车时,尽量避免空调长时间满负荷运转,适时关闭空调,让发动机得到“喘息”的机会。此外,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长时间怠速运转车辆,以免发动机散热负担过重。
后,行车途中也要时刻关注车辆水温表。一旦发现水温异常升高,要及时靠边停车检查,避免因水温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停车时,不要立即熄火,应让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同时打开引擎盖,打开暖风,帮助散热。
应急处理:冷静应对“开锅”危机
万一遇到水箱高温“开锅”的情况,不要慌张,冷静应对才是关键。首先,将车辆安全靠边停放,打开双闪灯,提醒后方车辆注意避让。然后,不要立即熄火,让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打开引擎盖,打开暖风,帮助散热。
待水温稍微下降后,仔细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如果冷却液不足,要及时补充,但要注意选择相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避免因不同成分引起化学反应导致防冻液失效。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泄漏点,及时修复。
如果自己无法处理,要及时报警求助。高速公路上,交警和路政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处理。比如,在上述大客车事件中,路政人员和交警迅速赶到现场,协助司机检查车辆,并联系客运公司安排转运车辆,确保乘客安全。
事件后续:安全第一,行车无忧
经过路政人员和交警的紧急救援,大客车上的58名乘客终被安全转移,避免了危险的发生。而类似的事件也提醒我们,高温天气下行车,安全第一。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要时刻关注车辆状况,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因高温导致车辆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后,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在高温下依然坚守岗位的交警和路政人员点赞。正是他们的及时救援,才让这些被困的乘客安全脱困。同时,也提醒广大车主,夏季行车,一定要做好车辆保养,防患于未然,让每一次出行都平安无忧。
高温天气虽然“烤”验着车辆,但只要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准备,就能让车辆在炎炎夏日中“乘风破浪”,一路畅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