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又烧了!车主轻描淡写,股价却跳水!

常州那把火,烧得可真够旺的,直接把小米SU7又送上了热搜。

这车主事后轻描淡写一句“锂电池没及时拿出来”,直接把这出“火烧连营”的戏码推向了高潮。

我寻思着,这锂电池是啥稀罕玩意儿,能让一辆车烧成那样,还能让车主如此“佛系”?

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寻常”的味道。

话说回来,这已经不是小米SU7今年第一次“火”出圈了。

3月份安徽高速上那起惨烈事故,直接撞水泥桩后电池爆燃,3条人命瞬间没了。

10月份成都天府大道,追尾出租车后翻滚起火,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

还有青岛那次,工地窜出车辆碰撞,副驾易燃物起火,幸好无人伤亡。

这接二连三的“火情”,简直比爆米花还密集,看得人心里直发毛。

你以为这就完了?

嘿,召回的通知也跟着来了。

今年小米已经两次召回,加起来14.77万辆!

小米SU7又烧了!车主轻描淡写,股价却跳水!-有驾

1月份召回3.09万辆SU7标准版,说是软件授时异常;9月份又召回11.68万辆SU7标准版,理由更“高大上”——高速领航辅助识别不足,还有车门解锁隐患,甚至要优化电池包与乘员舱隔离结构。

这听着怎么像是“亡羊补牢”的升级版?

我瞅着,这小米SU7的销量倒是挺“给力”,10月份卖了48654辆,累计销量直逼30万大关,离35万的年度目标就差临门一脚了。

可这销量数字背后,频发的安全事故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舆论。

这不,高盛都坐不住了,报告里直接把小米股票列为“看空”对象,对冲基金的空头仓位飙升了53%,养老基金都加入了“做空大军”。

看来,资本市场对“安全”这事儿,可比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敏感多了。

还记得6月份小米SU7发布会后,股价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路飙到61.45港元/股,市值冲破1.54万亿港元。

那会儿,多少人喊着“雷总威武”,多少人憧憬着小米汽车能复制手机的“奇迹”?

结果呢?

截至11月11日,股价已经跌去了三成多,简直是“高台跳水”的典范。

这股市,果然是成年人的游戏,没有圣诞老人,只有真金白银的残酷。

小米SU7又烧了!车主轻描淡写,股价却跳水!-有驾

我倒不是说小米汽车一无是处,毕竟造车这事儿,谁家还没在泥潭里摸爬滚打过?

但问题是,安全事故频发,而且每次都伴随着“火光冲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尤其是这次常州起火,车主一句“锂电池没及时拿出来”,直接把锅甩给了电池。

这让我想起以前那些电动车自燃事件,最后总能找到各种“奇葩”的理由。

你说这锂电池,它到底是个什么脾气?

平时好好的,一出事就“火冒三丈”?

难道是它自己有情绪,觉得受委屈了,所以要“自焚”抗议?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

但从专业角度看,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电动车的“阿喀琉斯之踵”。

从电芯设计、电池包结构、热管理系统到碰撞保护,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而且,这常州起火的SU7还是徐州牌照,在高速上发生故障,拖下高速后才起火。

小米SU7又烧了!车主轻描淡写,股价却跳水!-有驾

这中间的时间差,有没有给电池“发飙”的机会?

拖车过程中,有没有对电池造成二次损伤?

这些细节,消防部门肯定会查个水落石落。

但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关心的是,小米汽车在电池安全方面,到底做了哪些“硬核”的防护?

别老是等出了事才想着“优化隔离结构”、“改进应急机制”。

想当年,特斯拉也因为自燃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但人家后来在电池技术和安全防护上可是下了血本的。

现在的小米,销量固然重要,但安全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毕竟,谁也不想买一辆“移动火炉”回家,对吧?

这事儿一出,估计不少想买小米SU7的朋友,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小米汽车,你可得长点心吧,别让消费者对你“爱得深沉,烧得更疼”啊!

小米SU7又烧了!车主轻描淡写,股价却跳水!-有驾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