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站在喀什炽热的阳光下,看着一辆老款蔚来ES8风尘仆仆地驶入充电站。 车主摇下车窗,咧嘴一笑:“从乌鲁木齐开过来的,充电一点儿不愁! ”李斌后来才知道,这辆续航仅350公里的初代车型,竟载着一家人穿越了1600公里的荒漠。 更让他意外的是,充电站里排队的不只有纯电车——几辆增程式车主也在等充电枪。 “在新疆,油电成本差1000多块,谷电才两毛五,谁还烧油啊? ”
这个细节被李斌塞进了乐道L90的发布会。 三个小时的马拉松演讲里,他反复咀嚼这个故事背后的含义:纯电车的焦虑时代结束了,而乐道L90,就是蔚来押注家庭市场的“终结者”。
一、蔚来的悬崖边,乐道成了救命绳
翻开蔚来的成绩单,上半年11.4万辆的交付量,离全年44万辆目标差了一大截。 本该扛销量的乐道L60,月销最高仅6400辆,远未达预期。 反观对手们:小鹏半年卖近20万辆,零跑月销破4万,连小米都靠首款车杀进第一梯队。 资本市场早没了耐心——蔚来累计亏损超千亿,李斌不得不立下军令状:四季度必须盈利。
赌注全压在乐道L90身上。 这款车被塞进一个残酷的公式:下半年蔚来月均销量需达5.5万辆,乐道品牌得贡献一半,其中L90至少要扛起月销2.8万辆的任务。 李斌甚至在财报会上拆解成本:“毛利率拉到17%,销售费用压到10%,盈利才可能实现。 ”
二、价格屠刀,这次终于砍到位了
乐道L90的定价让市场炸了锅。 整车27.99万起,租电池方案直接杀到19.39万起——比预售前猜测的30万底线低了10万。 横向对比更显凶悍:比理想L8便宜近3万,比未上市的理想i8预估便宜7万,甚至比问界M9纯电版低了一个档次。
李斌对“低价=减配”的质疑早有防备。 发布会上他拎出两项硬技术:一是与百万豪车ET9同款的340kW后驱电机,重量仅79公斤,比主流电机轻20%;二是900V高压平台,让车长超5米的大块头跑出14.5度电的百公里能耗。 “技术创新换成本下降,就像手机越做越便宜。 ”蔚来高管沈斐比喻道。
真正颠覆认知的是空间设计。 传统三排SUV的第三排常被戏称“狗座”,乐道L90却塞进3110mm超长轴距,三排腿部空间均超89厘米。 更狠的是前备箱——240升容积足够塞进两个28寸行李箱,开口高度特意压到60厘米,方便女性单手拎放重物。 李斌的总结很直白:“6人满座还能装10个箱子,这才叫家庭车。 ”
三、交付血泪史,这次不敢再掉链子
乐道L60的失败教训,成了L90的生存指南。 去年9月L60上市时订单火爆,却因交付拖延惨遭滑铁卢。 供应链人士透露:“年底补贴退坡,用户等不及转买现车,订单全流失了。 ”渠道短板更致命——三四线城市看车要跑200公里,下沉战略成了空话。
这一次,蔚来高管团队亲自操刀重构流程。 展车提前铺进全国400家门店,预售同步开放动态试驾。 秦力洪撂下狠话:“7月底上市,8月1日全国交付,一天不耽误。 ”李斌甚至放话:“真想的话,发布会当天就能交车! ”
组织架构也动了手术。 年初启动的“基本经营单元”改革,把成本控制压给一线团队。 李斌亲自下场谈判供应链,要求“每一分钱都要听到回响”。 乐道销售体系并入蔚来主网,中后台资源全线打通。 效果初显:乐道L60在人员精简后,6月销量逆势冲到6400辆。
四、盈利算盘,藏在细节里的生死线
乐道L90的定价看似激进,实则藏着精算逻辑。 李斌在媒体追问下坦承:“肯定有毛利,账算得很精细。 ”秘密藏在三项取舍中:
但风险如影随形。 一季度蔚来单车毛利率仅10.2%,要跳到目标值17%,意味着成本再砍40%。 乐道L90的定价已逼近盈利线,而对手还在加码内卷——零跑靠“优衣库式定价”(纯成本加成)横扫市场,小鹏用15万级MONA M03捆绑智驾标签。
五、战火烧向谁? 理想首当其冲
乐道L90的枪口,明显瞄准了家庭SUV霸主理想。 乘联会数据显示,30万级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三年增长41%,年规模超130万辆。 这块蛋糕曾被理想L9、问界M9分食,如今闯入的乐道L90,直接把价格锚点砸到20万区间。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技术路线。 理想2024年用车报告显示,65%里程用电驱动,“用户开惯纯电就不想用油”。 蔚来高管沈斐说得更犀利:“增程车背着燃油系统,像天天扛行李却不用,纯属浪费! ”当乐道用19万+换电网络破局,理想坚守40万高端的战略正遭遇夹击——下有零跑“半价理想”,上有乐道降维打击。
李斌在发布会结尾撂下一句话:“如果四季度盈不了利,意义和过去完全不同。 ”没有退路的赌局里,乐道L90的销量数字将是最残酷的判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