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

最近汽车圈有个现象,大家议论得挺多——新车研发成本高得离谱。比如长城汽车,单单是用于碰撞测试假人的投入就高达1亿元,这还只是个角落的开支!咱们拿这个事来说,两秒钟感受下这个数字:1000万元买一个假人,用来撞车。还不是一次性买一个,是搞了十来个。甚至有人算账,光这些假人加起来都能买几百辆车。这也太不正常了吧?

但这钱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值不值?咱们慢慢捋。

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有驾

先说整车研发。研发费用高,这在汽车行业并不是新鲜事,但像长城这样动辄几亿、十几亿往里砸,确实让不少人觉得“是不是花得有点猛了”。以魏牌全新高山为例,这款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碰撞安全实验、超级智舱,这些技术堆出来,也得靠研发经费撑着。长城自曝过去几年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投了10个亿,这还不算其他地方的支出。眼下全新高山,又砸了一个亚洲最大多角度碰撞实验室,光试验设备再加上假人就得5个亿。这么一看,怪不得车价要卖到32.98万元起步。

可问题来了,这笔钱看起来很吓人,是不是意味着车子本身很难盈利?要知道,普通消费者买车可能更看价格和配置,未必会在意背后是不是试验假人花了1000万元。

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有驾

咱们先别急下结论,往前再扒一步。汽车的营收、毛利、净利润这些数据,才是能看出企业到底是“烧钱换未来”还是“已经入不敷出”的关键。长城汽车2023年的财报显示,整体毛利率有点吃紧。虽然魏牌是主打高端市场,但高端车的销量并没有占到总销量的太大比例,主要还是靠哈弗、坦克这些更大众的车型在撑盘子。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花了大价钱做研发,这些费用并不是立刻能靠销量转化为利润的。高山这款车,表面看价格不低,但坐落在30多万元这个区间,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你面对的可是BBA(奔驰、宝马、奥迪)和蔚来这些品牌。消费者买单,买的是体验和品牌溢价,而不是你吹得天花乱坠的“亚洲最大实验室”。

不过,话说回来,毛利低这事也不能单看长城一家。在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国内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几乎没有谁是轻松挣钱的。比如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这些年研发投入也很猛,单车的毛利率甚至一度为负。还有外资品牌,像特斯拉,降价大战打得风生水起,利润空间被压得越来越窄,财报一看也不见得多好看。

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有驾

所以,研发费用高、毛利率低,是汽车行业普遍的现象。它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四驱系统,这些新技术需要烧钱培养,而技术成熟、市场接受度上来之前,车企只能咬牙坚持。长城这几年虽然动作激进,但方向是对的。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这可是自主研发的,27个高精度传感器,甚至能在没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完成智能导航。这种技术储备,不是钱能买来的。

再回到假人这个“吓人”的话题。拿假人砸钱,是不是乱花钱?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这些假人的主要作用,是提升车辆被动安全的测试精度。它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摆出来的,而是能帮企业优化设计,最终让车辆在极端情况下更安全。对比一下欧美日的车企,像大众、丰田、奔驰,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在碰撞实验上花了大价钱。你看那些老牌车企碰撞测试得分那么高,多年积累出来的技术实力,在车主看不见的地方全用上了。长城作为国内车企,想要跟国际大厂抢市场,碰撞实验室和假人这种细节上的投入,如果不做,怎么能保证车的硬实力?

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有驾

从这个角度讲,这钱其实花得值。当然,这种“值”不一定立竿见影,但能给长城带来品牌上的长期加成。尤其是高山这种主打高端市场的车型,如果安全性和智能化没做出亮眼的成绩,消费者凭什么多掏一倍的钱?国产车企想爬到更高的市场段位,不死磕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也有个平衡点。企业持续高投入,如果不能及时变现,资金链会有压力。这也是为什么长城必须把智能驾驶和安全技术做成“卖点”,让消费者认可。全新高山定价30多万元,短期内销量未必能爆,但它会是长城下一阶段技术和品牌溢价的起点。

研发烧钱造高端假人值吗长城押注未来-有驾

所以,假人贵、研发成本高,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背后是行业规律在起作用。国内车企要想转型成功,研发投入的确是一场硬仗。而长城这次投入巨资,也不是“乱花钱”,而是抓住市场机会,为未来布局。如果说有什么要观察的,那就是它接下来的市场策略——技术储备有了,成本也实打实花下去了,接下来能不能迅速产品化、让消费者买账,就成了关键。

归根结底,这事就像修隧道。前期投入高,产出慢,但只要方向对,隧道另一头一定有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