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近搞了个大动作,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叫“东风奕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公司干啥的?简单说,就是把东风旗下的三个自主品牌——风神、奕派、纳米,还有研发团队,都整合到一起,集中力量搞新能源车。
以前,东风的三个品牌就像三个小分队,各自为战,研发、制造、销售都分开,效率低,资源浪费。现在好了,成立奕派科技,相当于把三个小分队合并成一个主力军,集中资源,统一指挥,战斗力肯定更强。
东风这次整合,重点是把研发团队都划到奕派科技。以前,研发总院是“大后方”,三个品牌都得找他们帮忙。现在,研发总院里负责乘用车研发的团队,包括开发中心、海外车型平台团队等,都直接划到奕派科技,连人带编制一起转。据说,研发总院可能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都要过去,就是为了给奕派科技配备强的研发力量。
奕派科技的总经理是汪俊君,之前在岚图当CTO。岚图是东风现在比较成功的新能源品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独立”——自己搞研发、生产、供应链、卖车,不用依赖集团其他部门。东风让汪俊君来,就是想让奕派科技学岚图的模式,自己把事儿都管起来,以后甚至可能自己赚钱自己花。
为啥要这么改?以前东风的自主品牌管理太乱了。就拿制造来说,三个品牌的工厂有的是以前合资厂(像神龙汽车)剩下的,有的是和日产、雷诺合作过的,各有各的“出身”;卖车的部门更麻烦,风神、奕派、纳米各有各的销售团队,各管各的卖。研发、制造、销售分属不同公司,集团高层只能定大方向,具体事儿没人能统一管,效率自然上不去。
现在成立奕派科技,就是要把这些“散摊子”收拾好。东风董事长杨青说得直白:“得明确一个主体,把资源集中起来,才能在新能源、智能车的竞争里打赢。”
那现在效果咋样?前5个月,这三个品牌一共卖了8.45万辆车,比去年涨了36.3%,看着有进步。但问题也明显:十多款车分散在不同工厂生产,研发资源没打通,零件通用率不高,连一款月销稳定5000辆以上的“爆款”都没有,多数车一个月就卖1000辆左右。
其实不止东风,国内几家大的国资车企都在干类似的事儿。以前汽车工业弱,大家砸钱搞研发,结构乱点没事儿;现在行业强了,得讲效率和结果。上汽、广汽都在整合资源,东风这次成立奕派科技,也是想“握紧拳头”。
但能不能成?关键看能不能把三个品牌的研发、制造、销售真正拧成一股绳。现在研发部门已经开始调整了,但卖车的三个事业部还没动静。要是能像岚图那样,自己管研发、生产、卖车,效率肯定高;要是还像以前各干各的,那这改革可能就白费劲了。
不管咋说,东风这次动真格的了。自主品牌要在新能源赛道上跑起来,就得把资源集中、把效率提上去。希望奕派科技能打个漂亮仗,让咱们的国产车越卖越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