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2025年进博会落下帷幕。8年全勤、参展规模再创新高,这场盛会不仅是国际品牌的“秀场”,更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实力宣言——你要来,就得真心实意,光凑热闹是没用的。
汽车展区向来是进博会的流量担当。今年尤其热闹,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外资车企们也坐不住了。有人选择大胆投入,有人还在犹豫观望——结果你懂的,机会稍纵即逝。
大众汽车集团走的是第三条路——“在中国,为中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硬生生把庞大的全球巨头拧转了方向,靠着本土化优势扎下根,把“大象转身”做成了现实。今年进博会上,他们不仅是来摆展品,更是来表个态:我不光在,我还要玩得更深、更久。
展台上,从前瞻技术到量产交付,从电动概念车到传奇跑车,既有德国工程师的精益求精,也有中国伙伴的全力以赴。四大品牌、八款车型同台亮相——经典与智能网联技术交融,看得现场观众直拍照刷朋友圈。这不仅是产品的秀,更是大众在华战略转型进入成果“交付期”的标志。
更妙的是,大众身上那股年轻、时尚的劲儿越来越明显。从展台设计到“众说进博”互动环节,明显就是用年轻人的语言在交流。来自同济大学的邵同学在新生代篇里直言:“大众是我从小就认识的牌子,这次看到的是‘熟悉的牌子+陌生的惊喜’。”这句话道出了大众的转变——陪伴了几代人的品牌,现在在00后的世界里重新播种。
大众在中国已经走过四十年,见证了市场的狂飙期,也熬过了竞争的残酷期。如今他们不仅合作造车新势力,还研发中国专属架构,这次更直接官宣:打造首款自主设计研发的系统级芯片——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芯片”。这是从工程技术到情绪价值的双重加码。
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更是亲自飞到中国,与本土团队面对面聊战略。他很直接:“本届进博会,是我们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坚持长期投入的力证。”一句“在中国,为中国”,不只是口号,而是一条已经走了四十年的路,还要一直走下去。
那么——在你心里,大众是“情怀牌”还是“创新派”?你更期待他们的智能化,还是坚持的那份机械硬核?留言聊聊,你的答案可能会影响大众在中国的下一个四十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