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变脸,76亿打了水漂!500个家庭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这不仅仅是商业决策的失误,更是一场赤裸裸的背信弃义。
今年1月,签约仪式上,日产和当地政府官员觥筹交错,描绘着电池工厂的美好蓝图。如今,这蓝图已成废纸,昔日的承诺如同泡沫般破碎。九州岛的这片土地,还没来得及迎来预想中的繁荣,就先感受到了资本的寒冬。
日产辩称,放弃建厂是为了“扭亏为盈”。这理由,未免太过苍白无力!一个全球知名车企,前脚宣布裁员关厂,后脚就以“缺钱”为由放弃投资,这逻辑,实在令人难以信服。这让人不禁想起莎士比亚的名句:“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日产的举动,是否也印证了这句箴言?
裁员9000人,关闭三家工厂,这些举措省下来的钱,难道还不够填补电池厂的投资缺口?恐怕并非如此。前社长内田诚的离职,或许才是这出变脸戏的真正导火索。新官上任,总得烧几把火,而这第一把火,就烧在了九州岛百姓的希望上。
500个工作岗位,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但对那些期盼着在家门口就业,养家糊口的普通工人来说,却是生活的全部。他们原本憧憬着未来,如今却坠入深渊。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又有谁能体会?
日产的失信,损害的不仅仅是九州岛的经济,更是整个商业环境的信用根基。试想,如果每个企业都像日产这样,随意撕毁协议,出尔反尔,那商业秩序该如何维持?社会信任又从何谈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句古训,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坚守道德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日产的短视行为,无疑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
我们期待的,不仅仅是日产的道歉,更是一个更加公平、透明、负责任的商业环境。希望在未来的商业世界里,诚信不再是稀缺品,承诺也不再是一纸空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