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的真言:原创硬核研发才能打破抄袭怪圈

最近,蔚来创始人李斌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网友调侃他“翻脸比翻书还快”,矛头直指蔚来降价促销的策略。

但比起李斌的争议,更值得关注的是网友对汽车行业“抄作业”现象的集体吐槽——有车主抱怨,某些品牌为了蹭热度,直接照搬别家设计,连车钥匙都撞款,买回家越看越膈应。

这让人想起前两年手机圈“全面屏大战”,有的品牌把摄像头模组玩出花,有的却只会“像素级复刻”。

而李斌和蔚来,恰恰站在话题的另一面。

今年上海车展上,李斌高调宣布蔚来将在2025年推出9款新车,并首次公开自研的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号称“一颗抵四颗英伟达芯片”。

李斌的真言:原创硬核研发才能打破抄袭怪圈-有驾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坦言蔚来过去做了很多“傻事”——比如砸130亿搞研发、建了3172座换电站,甚至自嘲“换电站建晚了,学费交得心疼”。

这种“硬核投入”和“自我反思”交织的姿态,让网友吵翻了天。

有人说李斌“善变”,但我觉得,他的“翻脸”恰恰暴露了行业的残酷真相:原创者的路从来不好走,但抄袭者的捷径终将被反噬。

蔚来为什么敢自称“技术狂人”?

看看数据:2024年研发投入130亿,占营收近20%,远超比亚迪、理想,甚至紧追特斯拉。

李斌说,这些钱砸在操作系统、芯片、换电网络上,短期看是“傻”,但长期看是“地基”。

比如自研的“神玑芯片”让每辆车省了1万元成本,自研操作系统SkyOS更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李斌的真言:原创硬核研发才能打破抄袭怪圈-有驾

反观某些品牌,设计照搬、技术“拿来主义”,看似省了研发费,实则把命脉交到别人手里——芯片靠买、系统靠租,一旦被卡脖子,连降价促销的底气都没有。

更让人感慨的是,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年手机圈抄袭成风,结果呢?

只会模仿的品牌逐渐消失,坚持创新的华为、小米杀出重围。

汽车行业也一样:蔚来ET9首发17项技术,吸引刘强东、曾毓群等大佬下单;换电站从被群嘲到被宁德时代、吉利等巨头“抄作业”,恰恰证明原创者的长期价值。

而那些“撞款车钥匙”的品牌,或许能靠低价收割一波销量,但失去品牌差异化和用户忠诚度后,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李斌的真言:原创硬核研发才能打破抄袭怪圈-有驾

李斌说“今年四季度必盈利”,我选择相信。

不是因为蔚来完美,而是它敢于做难而正确的事——用技术换毛利,用创新换未来。

当行业陷入价格战内耗时,更需要这样的“傻劲儿”来破局。

毕竟,没人会为抄袭者鼓掌,但一定会为颠覆者喝彩。

李斌的“翻脸”,揭开了汽车行业最痛的伤疤:抄作业能赚快钱,但造不出中国汽车的脊梁。

与其嘲笑蔚来“又贵又轴”,不如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国产车?

是东拼西凑的“缝合怪”,还是敢啃硬骨头的“技术派”?

点赞转发这篇文,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支持原创的,咱们评论区集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