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今天学姐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老生常谈又备受关注的话题:高速公路限速120,开到130算不算超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不少老司机都栽过跟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个问题的底细。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只要车速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120公里/小时,就属于超速行为。
这是明文规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但是,实际执法中却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
根据常见的执法标准,超速10%以内,通常只会给予警告,不会被扣分或罚款。
也就是说,在限速12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130公里/小时的车速,超速比例大概在8%左右,一般只会收到警告,而不会面临实质性的扣分罚款处罚。
这么说,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把油门踩到130呢?且慢,学姐我可不建议这么做。
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车速表的那些事儿。
很多车友可能不知道,汽车仪表盘显示的车速,往往比实际车速偏高,一般会高出3-10千米每小时。
这是汽车厂商出于安全考虑的设计,防止驾驶者因过于贴近限速行驶,在突发状况下反应不及。
也就是说,当你的车速表显示130的时候,实际速度可能只有123到127之间。
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大胆"了?
其次,我们得聊聊超速的危害。
这车,有点东西啊,速度一上来,风险就蹭蹭往上涨。
数据显示,在干燥路面上,车速100公里/小时时,制动距离约40米;
当车速提升到130公里/小时,制动距离就会延长到60米以上。
遇到恶劣天气,这个距离还得再翻几番。
一旦前方突发状况,以130公里/小时的车速,你觉得自己能及时刹住车吗?
再说说车辆稳定性。
高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力越大,磨损加剧,爆胎风险增加。
同时,车辆操控性变差,遇到侧风或路面不平整,很容易失控。
据统计,高速公路上相当一部分交通事故,都是车速过快导致的。
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多那10公里/小时,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还有一点,各位车友可得注意了。
在一些特殊路段或特殊情况下,高速的限速标准可能会临时调整。
比如事故多发路段、施工路段,或者节假日车流量大的时候,交警可能会降低限速。
此时如果还按照1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就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超速违章。
到时候,可别说学姐没提醒你啊!
说到这儿,我知道有些老司机可能会说:"学姐,你说的这些我都懂。
但是我听说,只要不超过132公里/小时,就不会被处罚,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超速处罚的底线是超过限速10%。
在限速120公里/小时的高速上,只有当你的实际车速超过132公里/小时,才会被认定为超速。
但是,各位车友可要记住了,这个132公里/小时是实际车速,不是你车速表上显示的速度。
而且,即便你真的把握住了这个尺度,也不代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到130多。
要知道,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可不是吃素的。
如果你全程以1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想着反正就算一次违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交警部门的规定,如果同一机动车在同一辖区内的高速路段上连续超速,处罚只会记录最严重的一次。
但如果超速的路段属于不同的辖区,则会被视为多次违法,每次都需要分别处理。
所以,各位车友,与其在这130和132之间打擦边球,不如老老实实把车速控制在120以内。
毕竟,平安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对吧?
最后,学姐我再给大家一个小贴士。
在高速上开车,如果道路畅通的情况下,在最左车道行驶,车速低于100公里/小时的,一般被视为龟速行驶。
在高速上,龟速行驶往往比超速行驶还要危险。
因为你低速行驶,别的车高速行驶,那么两车之间的车距就会越来越小,就容易引发追尾事故。
高速上超过一半的事故是追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总的来说,高速公路限速120,开到130虽然在实际执法中可能不会被扣分罚款,但本质上仍是超速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安全出行,从遵守限速规定开始,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
各位车友,对于这个话题,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学姐我讨论交流。
记住,无论你开什么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咱们可别贪那一时之快啊!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学姐在这里,随时等你们来聊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