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购买二手车的时候,查询车辆的出险记录是购车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出险记录仿佛是一把独特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车辆过往经历的神秘宝库,使我们知晓车辆是否经历过重大事故、强力撞击或者水淹等状况。在二手车市场中,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利润,会刻意掩盖和美化车辆的真实情况。购车者查询出险记录后,能详细了解车辆以往的损伤情况,准确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性问题或安全隐患,从而买到让自己称心如意的二手车。怎样查询车辆出险记录?总结4个查询车辆出险记录
一、微信查询
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微信小程序
在小程序中选择“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车架号或上传行驶证即可查询到。
另外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万车明鉴】进行查询。
除此之外【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还能查交强险、商业险、车辆状态、抵押状态,4S店的维保记录、公里数有没有被调过表,车牌查车辆、车架号查车牌,还有名下车辆数查询等等!
二、保险公司查询
保险公司官网查询登录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三、4S店及维修厂查询
若车辆长期在同一家4S店维修保养,可携带身份证、车辆所有权证明前往查询。 但仅限本店维修记录,若车辆未在4S店维修则无法查询。
四、车管所及交通管理部门查询
携带车辆行驶证、车主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当地的车管所或交通管理部门。
齿槽转矩产生的原因
物理结构因素磁极与槽数匹配:定子铁芯上的槽数与转子磁极数的相对关系是影响齿槽转矩的重要因素。当两者不匹配时,会导致磁场分布不均,从而产生转矩波动。槽形参数:槽形的开口宽度、深度及底部形状等参数都会影响磁场的分布和强度,进而影响齿槽转矩的大小。气隙不均匀:由于制造或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可能不均匀,这会导致磁场的不均匀分布,进而产生齿槽转矩。永磁体排列与磁化方向:永磁体的排列方式(如径向、切向等)及其磁化方向也会影响磁场的分布,从而影响齿槽转矩。磁性材料特性:磁性材料(如硅钢片、永磁体等)的磁化曲线具有非线性特性,这会导致磁场强度的变化与电流的变化不成正比,从而引发齿槽转矩。永磁体的剩磁和矫顽力是影响其磁性能的重要参数,这些参数的变化会影响磁场的强度和分布,进而影响齿槽转矩。
磁场能量变化:齿槽转矩是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能量变化引起的,磁场能量与转子所处角度相关。当电机转子旋转时,永磁体两侧面对应定子齿槽的一小段范围内磁导发生较大变化,引起磁场储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齿槽转矩。从本质上而言是永磁体磁场与齿槽间作用力的切向分量,其总是试图将转子定位在某一位置,又称齿槽定位转矩,与定子电流无关,是定转子相对位置的函数,与电机齿槽的结构和尺寸有很大关系。
齿槽转矩的抑制方法
电机总体考虑采用分数槽绕组:通过选择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定子槽数和转子极数组合,可以降低齿槽转矩的幅值。例如,仿真相同的9槽定子冲片,转子分别为6极和8极,两种方案均为分数槽电机,但齿槽转矩有很大差异,因为它们的Z与2p的最小公倍数分别为18和72,9槽6极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为30mNm,而9槽8极电机齿槽转矩为2mNm。
定子侧考虑定子斜槽:通过改变定子铁心的槽型,可以减少齿槽转矩。定子齿槽相对与转子磁极倾斜一定的角度,一般为一个或半个定子齿距,能够使气隙磁密为常数,从而使齿槽转矩减小,但实际情况中存在端部效应,不能彻底消除。定子斜槽会导致绕组嵌线难度增加,并且电机会产生轴向力。定子齿开辅助槽:增加齿槽转矩基波周期次数,辅助槽引起的齿槽转矩对原有槽口齿槽转矩起到抵偿作用,从而使总齿槽转矩幅值降低。开辅助槽还使等效气隙增加,也有利于降低齿槽转矩。例如,对于18槽12极电机,当定子开两个槽时,齿槽转矩周期次数提高三倍,齿槽转矩下降约3倍;对于4极6槽电机,当定子开两个辅助槽时,齿槽转矩从1.04Nm下降到0.2Nm。槽口宽度优化: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找到最优的槽口宽度,降低齿槽转矩。对于分数槽电机如12槽14极电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当槽口宽度为3.45mm时,齿槽转矩约为槽口宽度2mm时的6%,约为槽口宽度4mm时的10%,对于分数槽电机,并非槽口宽度越小越好,存在可优化的槽口宽度选择。
转子侧考虑转子磁极极弧系数:选择合适的极弧系数可以降低齿槽转矩。例如,分数槽电机情况下,如9槽8极电机,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极弧系数选择0.89/0.78/0.67时,齿槽转矩较小;4极6槽电机,极弧系数为0.67时,齿槽转矩较小。不均匀气隙:通过设计不等气隙,使磁体下的气隙磁通密度分布接近正弦波,有利于降低齿槽转矩。在内转子表贴电机中,如果弧形永磁体内外径为同心圆时,永磁体厚度相等,气隙均匀;如果内外径不同心,则磁体厚度不等,可以使电机气隙不均匀,从而降低齿槽转矩。转子斜极:通过转子磁极斜极角度的设计,可以消除齿槽转矩基波。转子斜极会使成本大大增加,并且加工工艺也会变得复杂,因而应用中往往采用磁极分块移位法,由通过计算得到磁极极弧系数,然后再把它优化,最后把几段分块磁钢沿周向错开一定角度安放来近似等效成一个连续的磁极,通常有两种移位方法:连续移位和交差移位,前者消除的是磁钢分块数目整数倍以外的所有齿槽转矩谐波成分,后者只能消除齿槽转矩的奇数次谐波,对偶数次谐波没有影响。此方法可以提高齿槽转矩基波的频率,使齿槽转矩脉动量明显减少。磁极偏移:通过磁极在圆周方向的偏移,削弱齿槽转矩。磁极偏移与转子磁极分段错位类似,对于2p个磁极才能够原来均布位置改为圆周方向偏移,这样相当于在一个基波齿槽周期内有分段磁极2p段,除了2p次及其倍数次谐波外,其他齿槽转矩都得到削弱。但是,磁极偏移会引入转子不平衡磁拉力问题。例如,对于4极24槽电机,采用磁极偏移方法后,齿槽转矩从0.2Nm降低至0.02Nm。
采用无槽式绕组结构:齿槽转矩本质上是由永久磁钢产生的磁通势与由于定子开槽引起的磁阻变化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采用无槽式绕组结构是最彻底而又简单的方法,但需要较大的励磁磁势,限制了其在早期的应用。无槽绕组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环形绕组、非重叠集中绕组和杯形绕组。
其他方法磁性槽楔法:在电机的定子槽口上涂压一层磁性槽泥,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导磁性能的槽楔。磁性槽楔减少了定子槽开口的影响,使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磁导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由于齿槽效应而引起的转矩脉动。由于磁性槽楔材料的导磁性能不是很好,因而对于转矩脉动的削弱程度有限。优化永磁体磁极参数:平行充磁情况下电机气隙磁场和反电势波形更接近正弦波,平行充磁对转矩脉动影响较小;电机极对数越大,转矩脉动越大;电机极弧系数越大,转矩脉动越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