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吉利雷达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5月8日,一场以“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的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在北京召开。当吉利雷达CEO凌世权用5个回答,明确吉利雷达皮卡区别于其他皮卡品牌的技术+场景差异化发展路径时,人们都能听得出,雷达围绕着新能源皮卡的目标感更强了。

一年一车型的推新速度、超60%的市占率、持续扩张的海外布局,以及行业第一的原生纯电皮卡平台……表面上,这些一家新势力企业围绕战略布局、品牌发展的常规动作;但如果只是把雷达当作另一个新势力增长故事,恐怕还是低估了它站在一个高潜力、高爆发的细分市场的真正内涵。

很多人都在疑惑,作为一个占比不足2%的「小众」市场,为什么吉利雷达会将皮卡作为重塑新能源竞争的重要战场?为什么在这个卷无可卷的细分领域,吉利雷达仍然认为有继续完善、迭代产品矩阵的必要,甚至以月为单位去做延展?又为什么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只有吉利雷达敢这么干、能这么干?

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别忽视了5%的「新能源渗透比」!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皮卡销量为51.6万辆,按照去年3143.6万辆的总销量,市占率不足2%。到新能源皮卡,这一数据还要进一步聚焦。在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5%的今天,数据显示,皮卡市场的新能源化率仍不足5%。

这种「结构性」差异也恰恰意味着,围绕着新能源皮卡市场,目前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甚至有行业观察人士看来,新能源化就是新汽车时代中国皮卡市场能否破局的重要契机。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主流车企开始发力新能源皮卡,希望率先占领这一“蓝海市场”。在今年上海车展60款首发新车中,就有不少全新的新能源皮卡车型,包括捷途纵横F700、长安猎手K50、日产Frontier Pro PHEV等。

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又帮助皮卡能够加速融入户外场景,融入到消费者的多元生活方式当中,真正回归本质。以吉利雷达为例,结合智能化技术和场景,吉利雷达构建出了一整套包括车载平台、云服务和终端设备在内的完整物联网生态系统,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定制化物联场景。

叠加此前国家政策明确提出的,对皮卡车进城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到今天,全国已有97%的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进城限制。基于这一政策松绑带来的市场效应,过去两年,皮卡市场的总销量同比增长近20%,远超汽车行业整体增速。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据中汽协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30年,国内需求预计可以达到100万辆之上,加上出口量,总销量预计可实现200万辆。

可以看到,随着技术、能源的变革带动了各个细分市场的进步,也给了中国皮卡行业全新的「机会」和想象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吉利雷达可能第一个从底层逻辑去认识到皮卡市场潜力并积极引导这一趋势的角色。

2

超60%市占率,吉利雷达「隐形销冠」的含金量

从2022年推出雷达品牌,到2023年首款原生纯电皮卡雷达RD6,再到雷达地平线、雷达金刚的先后上市,几乎是以「一年一车型」的节奏在进行迭代和上新。在讲究节奏效率的当下,不仅仅是产品研发效率,更是吉利雷达一次又一次成功抢过新能源皮卡市场的「话语权」的表现。

论坛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了一组数据,今年3-4月,吉利雷达销量连续破千,市占率超60%。意味着,在新能源皮卡尚处于认知普及的初期阶段,雷达就已经成为了这一细分领域的首选品牌,并成功建立了一种买新能源皮卡就选吉利雷达的消费惯性。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在缺乏皮卡文化支撑的中国皮卡市场,这种消费「惯性」的建立背后,来自吉利雷达过去围绕新能源皮卡持续进化的2个方面的支撑:

1、吉利雷达技术代差级的优势。在传统皮卡「油改电」思维占据主流的行业状况下,吉利雷达就率先打造了国内首个原生正向开发的M.A.P 雷达瀚海平台,从底层架构上颠覆了传统皮卡的设计逻辑。

比如通过将电机、电池、电控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轴距利用率提升25%,货箱有效容积较同级别燃油皮卡增加,既保留皮卡核心载货能力,又通过短前悬设计优化驾驶舱空间,保证驾乘人员的体验更舒适、宽敞。

2、对于皮卡使用价值的重新定义。如果说能源变革对于皮卡市场的潜力认知是吉利雷达发挥引领性作用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则是在此基础上改变皮卡的原有价值属性。让皮卡告别「工具车」的价值属性,真正走进C端,真正将自身多功能、多价值的产品潜力释放出来。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基于此,吉利雷达专门为露营、骑行、垂钓等新生活,植保无人机、移动咖啡厅等新业态,以及航空保障、高速养护、市政维护、行政执法、港口巡检等行业领域,打造了一系列定制化的智慧场景解决方案,满足过去传统皮卡无法满足的新场景需求。

但可以预见的是,基于新能源皮卡不到5%的渗透率,吉利雷达在技术、应用两方面的创新,以及接下来「双技术路线」的推进,这60%的市占率和终端销量还只是个开始。

3

以「双技术路线」,撬动皮卡新能源的规模效应

基于M.A.P雷达瀚海平台平台,今年上海车展,吉利雷达还推出了PHEV超级电混家族,搭载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不仅拥有传统皮卡难以企及的强悍动力表现,更以"节能更性能"的颠覆性解决方案,实现了1000公里以上的综合续航里程。

随着新能源汽车格局的快速演进,油电复合的插电混动,越来越成为当下车企关注和投入的技术路线。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2024年,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增速达80%;今年1-4月,插混车型更是以90%的增长,远超纯电车型。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2025年插混市场份额有望从30%提升至40%左右。一个不可否认的信号是:随着技术架构、水平的突破,插混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的「黄金时代」。

因此,插混车型的推出,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吉利雷达的产品谱系,完善平台的动力形式,让吉利雷达成为了同时拥有纯电和插混两条技术路径的皮卡品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在新能源皮卡市占率超过60%的基础上,从单纯的销量领先,升维到「技术路线+场景覆盖」的全维度领跑。

在行业专业人士看来,插混皮卡的核心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控制、场景拓展也将成为其实现规模效应的关键所在。

被「低估」的吉利雷达-有驾

以雷神EM系统为例,作为吉利在插混领域的集大成者,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吉利、领克等品牌累计应用超 150 万辆,基于此,吉利雷达可以实现研发摊销成本的降低。这意味着,吉利雷达PHEV家族可以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以更低的售价迅速抢占市场,加速撬动规模效应的临界点,同时通过价格下探进一步挤压燃油皮卡市场,加速行业替代。

正如崔东树在论坛中表示,「吉利雷达的双技术路线,具备较强的行业领先性」。这种「需求定义技术」的思维,让雷达在插混愈加成为当下行业竞争的关键发力点的时刻,提前一步抢占市场先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