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只要一聊到买车,大家心里头肯定都挺纠结的。
一边是电车,开起来又安静又快,感觉特别有科技感,身边换了电车的朋友都说“真香”;另一边是开了几十年的油车,技术成熟,加油方便,跑多远心里都有底。
这两种车就像站在擂台上的两位选手,支持谁的都有,争论得也特别厉害。
很多人都在问,这未来的马路,到底是谁的天下?
油车是不是真的要被淘汰了,以后加油站会不会越来越少?
就在大家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咱们国家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就是工信部,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让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下子就清晰了。
这事儿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在去年的一个行业重要会议上,工信部的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态了,说咱们国家在发展汽车产业上,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同时,同步推进内燃机技术发展”。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官方,但翻译成咱们老百姓能懂的大白话就是:电车要搞好,油车也不能落下,两边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可不是简单地和稀泥,而是国家从大局出发,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
这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值得咱们每一个准备买车或者关心汽车行业的人好好琢磨琢磨。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国情,那就是中国太大了,各地的气候环境、路况和用车习惯千差万别。
想用一种车型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是不现实的。
这就好比吃饭,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面条,你不能说米饭就一定比面条好,非要让所有人都改吃米饭,那肯定会出问题的。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
咱们看看数据,去年,我们国家汽车总共卖了超过三千万辆,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创了历史新高。
这里面,新能源汽车的表现确实抢眼,卖了将近一千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三成。
这个速度让全世界都感到惊讶,也证明了咱们在电车这条新赛道上确实跑在了前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有超过两千万辆的汽车是传统的燃油车。
这说明,在广大的市场上,燃油车依然是绝对的主力,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现实。
你想想,在咱们的东北地区,一到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电车的电池在低温下性能会大打折扣,续航里程可能直接腰斩,充电速度也变得特别慢。
对于那里的车主来说,一辆能随时加满油、说走就走、性能稳定的燃油车,给他们的那种踏实感,是现阶段的电车给不了的。
再比如,很多人喜欢自驾游,想去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那些地方地广人稀,可能开上百公里都见不到一个充电桩,这时候燃油车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所以说,国家支持继续发展燃油车技术,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是真正地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承认燃油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庞大的市场。
其次,工信部的这个表态,也为我们指明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更聪明的方向,那就是“油电混合”。
很多人一提到发展新能源,就以为是要彻底革了燃油发动机的命,让它彻底消失。
但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卖得最火、增长最快的新能源车型,恰恰是那些既能用电、也能烧油的混合动力车,比如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
这种车可以说是集两家之长,它既有电车的优点,比如在市区里短途开,可以用电,既安静又省钱;它也保留了油车的优点,要跑长途或者去外地,完全没有里程焦虑,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这种车型的出现,巧妙地把电动机和内燃机从“敌人”变成了“队友”。
内燃机不再是单纯地驱动车轮,而是可以工作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要么给电池充电,要么在需要的时候辅助驱动,这样一来,油耗变得非常低,比传统油车省多了。
你看现在市面上像比亚迪的DM-i技术,还有理想汽车的增程式,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就是因为它们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
所以,国家说要“同步推进内燃机技术发展”,其实也是在为这种更先进、更实用的混动技术铺路。
这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和务实,不是搞一刀切,而是鼓励技术融合创新,让油和电更好地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继续发展内燃机技术,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战略安全。
我们平时接触的只是小轿车上的发动机,但实际上,内燃机这个东西,是整个现代工业的“心脏”之一。
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轮船,工地上轰鸣的挖掘机,农田里耕作的拖拉机,还有那些国防军事装备,它们强大的动力来源,都是高性能的内燃机。
在这些重型装备领域,目前的电池技术是远远无法替代内燃机的。
过去,我们在高端内燃机技术上,一直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现在,我们通过发展电动汽车,好不容易在汽车行业实现了“换道超车”,取得了领先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弃原来的赛道。
恰恰相反,我们更应该利用现在积累的优势,回过头来,下大力气去攻克那些内燃机领域的高精尖技术,把这块短板也补上。
只有当我们在电驱动和内燃机这两条路上都成为顶尖高手,我们才能真正挺直腰杆,说自己是世界第一的“汽车强国”和“工业强国”。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所以说,绕了一大圈,关于未来属于“油车”还是“电车”的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楚了。
未来不单单属于谁,而是属于一个油、电、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时代。
国家释放的信号,更多的是给咱们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大家不用再过度焦虑和纠结。
买车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用车场景和预算来做决定。
如果你住在城市,家里能安充电桩,平时就是上下班接送孩子,那纯电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能省下一大笔油钱。
如果你住在北方寒冷地区,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去一些偏远的地方,那一辆可靠的燃油车或者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车,可能会让你用起来更省心。
说到底,技术在进步,选择在变多,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