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新能源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得不行,简直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水。
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你追我赶,今天你发布个一千公里续航的,明天我就给你来个价格更低的,各种新技术、新设计层出-不穷,让咱们这些想买车的消费者看得是眼花缭乱。
就在这片“神仙打架”的战场上,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行业标杆”角色的特斯拉,最近好像也坐不住了,悄悄地放出了一个大消息,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那就是,一款全新的特斯拉Model 3,一款后轮驱动的长续航版本,已经完成了在国内的申报。
这消息最震撼人心的一点,就是它的续航里程,据说换算成咱们国内的CLTC标准,有望突破800公里大关。
这数字一出来,车友群里瞬间就炸开了锅。
800公里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如果我在北京,加满一次电,理论上可以一口气开到河南郑州,中间都不带停下来找充电桩的。
这对于很多一直被“里程焦虑”困扰的朋友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问题也跟着来了。
特斯拉这次是用了什么“魔法”吗?
凭什么就能把续航做得这么长?
这台新车和现在卖的Model 3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更关键的是,面对咱们国产电车这样猛烈的攻势,它最后会卖个什么价钱?
今天,咱们就一起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备受关注的新车。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台所谓的“后驱长续航版”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大家如果去特斯拉官网看,会发现现在卖的Model 3其实就两个选择。
一个是基础的后轮驱动版,官方标的续航是606公里,价格是二十三万多。
另一个就是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续航提升到了682公里,性能非常猛,但价格也一下子跳到了三十三万多。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市场空白:很多消费者想要更长的续航,但他们并不需要那么极致的加速性能,也不想为此多花那么多钱。
而这次申报的这款新车,可以说是完美地瞄准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它的核心变化,就在于动力和电池的重新组合。
它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减法”,把高性能版车头前面的那个驱动电机给拿掉了,只保留了车尾的后轮驱动电机。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少一个电机,整车的重量就轻了,运行起来的能量消耗也自然就低了。
然后,它又做了一个“加法”,给这台车配上了一块大容量的电池组,根据申报信息,这块电池的容量是78.4千瓦时,和那个三十多万的高性能版用的是同一块。
你看,用更少的能耗,去驱动一块大电池,续航里程不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吗?
这就是它能做到超长续航的根本逻辑。
同时,它的动力也一点不弱,后电机的最大功率有225千瓦,比现在基础版的194千瓦强了不少,官方预计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能在5秒以内,日常在城市里开,或者偶尔上高速超个车,这动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接着,咱们再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那个800公里续航,这到底是真的还是有点“水分”?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不同测试标准的问题。
文章里提到了一个美国的EPA工况,和一个咱们国内的CLTC工况。
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EPA标准就像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考官,它模拟的驾驶环境更接近我们普通人日常开车的情况,有高速、有市区、有堵车,所以它测出来的续航里程数字通常比较实在,但也相对保守一些。
这次新车在EPA标准下测出来是363英里,换算过来大概是584公里。
而CLTC标准呢,测试的工况里中低速行驶的比例更高,这种情况恰好是电动车最省电的时候,所以用这个标准测出来的数字,往往会非常好看。
所以,从EPA的584公里到CLTC的超过800公里,这个“换算”本身是符合规则的,但我们心里得有杆秤。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真能开到800公里吗?
说实话,很难。
除非你全程在天气温和的春天,不开空调,路况极好,用非常平稳的方式去驾驶。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夏天要开冷气,冬天要开暖气,还要上高速,一个比较现实的估计是,这台车的真实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650公里到700公里左右,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出色的表现了。
即便如此,这个续航水平也足以让它在同级别的车型中名列前茅,大大缓解了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
至于外观和内饰,如果你期待有什么大变化,那可能要稍微失望一点了。
这台新车基本上就是沿用了去年刚刚改款后的Model 3的造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焕新版”。
前脸变得更加简洁锋利,那对细长的“矩阵式光翼大灯”非常有辨识度。
车身侧面依然是那种非常流畅的溜背设计,配上无框车门和隐藏式的门把手,看起来既科幻又运动。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细节都在为降低风阻服务,风阻越低,车子跑起来就越省电,这也是它能实现长续航的一个重要原因。
车身尺寸和内部空间也和现款车型保持一致,对于一个中型轿车来说,它的空间表现是完全够用的。
最后,也是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就是价格。
这台车到底会卖多少钱?
文章里提到它在美国的售价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三十万出头,但大家千万别把这个价格当真。
汽车在国内的定价,尤其是像特斯拉这种在上海有超级工厂的品牌,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汇率换算。
它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咱们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
现在打开手机看看,二十五万到三十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纯电轿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比亚迪的汉和海豹,凭借着刀片电池和出色的性价比,卖得风生水起;小鹏P7i,在智能化和续航方面也很有竞争力;还有极氪007、蔚来ET5等等,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些国产车型,不仅续航做得越来越长,在内饰的豪华感、配置的丰富程度以及智能座舱的体验上,甚至比特斯拉做得还要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如果把这台后驱长续航版的Model 3定价太高,比如说定在三十万以上,那无疑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所以,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份额,给咱们国产品牌施加压力,它的最终定价很可能会落在二十七万到二十九万之间。
这个价格,既比基础版贵,体现了长续航的价值,又比高性能版便宜,还能和自家的Model Y形成差异,同时又能在价格上和主要的国产竞争对手们掰掰手腕。
如果马斯克再“狠”一点,给出一个二十六万多的起售价,那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无疑会掀起一场新的波澜。
这个价格,配上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成熟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覆盖广泛的超级充电网络,它的吸引力将会非常巨大,对于那些既看重品牌,又对续航有刚性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