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

雨刚停,我在楼下遛弯。电梯里碰见邻居老李,他刚换了台P7+,笑得合不拢嘴,说小鹏最近风头正劲。我心里咕哝,小鹏这几年确实挺猛的,但总觉得它还差点啥。结果前两天刷新闻,一张G01的谍照直接把我从沙发上弹起来——小鹏终于要做增程车了。

说真的,这事搁一年前我都不信。MONA M03、P7+这些纯电卖得风生水起,小鹏怎么突然也盯上“油改电”了?但仔细想想,现在连理想、问界都靠增程打天下,新势力哪有不跟进的道理。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外媒CarNewsChina爆料,这台G01预计今年四季度就能量产,明年初上市。我翻着日历数,从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提出到新车落地,不到一年半。这速度,有点像当年抢菜票似的赶趟儿。

其实大家对增程混动早习惯了。有意思的是,小鹏之前一直死磕纯电,这回转身投入增程阵营,不是随大流,而是认定这条路真能走远。不只是过渡,更像第三种新能源方案。这话听着挺重,但现在市场谁还敢轻易押宝一种技术?

何小鹏自己也说,如果只是再造一辆普通增程,那没什么意思。他们要冲击理想L系列和问界M系列。但话又说回来,没有一点经验的小鹏就这么杀进来,是不是太自信?市面上多少新势力都是上市即巅峰,然后慢慢掉队。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那天夜里我琢磨了一会儿G01的信息。尺寸是真大——5.1米长、3米轴距,还搞三排六座布局,中大型SUV妥妥的。不过,它并不是简单把现有车型“油改电”,而是用全新的“G平台”开发出来。这种底子,总归比拼凑来的靠谱些吧?

价格方面,据CarNewsChina透露,大概率在25-30万之间。一看就是奔着家用豪华市场去的,对标对象直指理想和问界。不少人关心配置,小道消息说座椅还是日产零重力团队联合开发——这个名头响亮,但目前官方没确认过,只知道去年年底时产品负责人XP-Nick提过,他们座椅团队有人来自日产系企业。反正坐过P7+的人都夸支撑性好,我猜新车应该不会拉胯吧?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还有冰箱、后排屏幕,还有静音更好的发动机……这些配置,说实话,就是给家庭用户准备的大沙发生活场景。如果你带娃出门或者偶尔接送老人,有个舒服安静的大空间,再加个冷饮冰箱,比什么动力数据更实用。

续航才是真考验。今年AI科技日的时候官方放出风声,说未来的小鹏增程车可以做到430km纯电续航,加满油综合超过1400km。我拿手机算了一下,就算实际表现打个折,也比不少同级强。而且宁德时代最新骁遥超级增程,也只敢宣称400km多点。所以理论值很美好,不过最终落地还是看整备质量和调校水平,比如两吨多重的大SUV,到底跑不跑得到那么远,还真不好讲啊!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毕竟,现在家用旗舰已经被理想L8这种标杆卷出了高度,要分蛋糕必须得拿硬实力出来才行,否则很容易变成陪跑角色。

有人会觉得小鹏入局晚,其实未必全是坏事。前期肯定要花精力优化技术,但他们本来就在800V高压架构和AI管理上下足功夫。如果能把AI能力渗透到能源管理,把系统整体效率拉高,那节省的不光是一点半点油钱,更可能让用户体验整个升级。有时候慢一步反倒能避开别人的坑,多留几手后招呢!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小鹏式”打法。他们规划的不止这一款,据传至少还有四款不同定位的新车型等着推出。一旦首战告捷,很快就会铺开更多选择,让喜欢尝鲜的人不用等太久。而且别忘了,他们已经盯上海外市场,中东北非那些地方对混动车型可友好多啦,不怕充不到桩影响销量嘛!

聊回国内,今年除了G01,还有一台叫做“小鹏 G7”的新SUV计划发布。不过据悉主攻方向还是升级优化现有产品,为明年的多款新品蓄力。“车海战术”这种策略,看似冒险,其实是在赌一个规模效应,只要第一炮打响,就可以迅速复制扩张,把成本摊薄下来,比单枪匹马冲锋风险低很多。当然这样做压力也大,要保证每一款都有独特卖点,否则容易被淹没在茫茫车海中……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现在中国新能源格局变化特别快,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插混(含增程)增长率甩纯电脚后跟,在10万以下以及20-30万区间尤其明显。本质原因其实就是补能焦虑:城市以外地方充桩难度高,“加油+充电”的双保险让大家踏实。所以你看20-30万区间一下子热闹起来,既然如此,小米极氪这些原本坚持纯电路线的新玩家,也纷纷加入战团,都瞄准类似人群需求,无非谁先抢占认知罢了。

至于为什么选增程而不是插混?结构决定门槛嘛!插混需要复杂配合,多套驱动模式切换,对研发周期要求极高;而对于已经掌握成熟三电技术的小厂加装一个专职发电竞争压力相对可控一些,而且量产周期短、省钱省时间,又符合当前形势所需。如果再叠加AI算法降耗优势,那确实值得期待一下实际表现如何……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何小鹏曾经坦言,将来只有五七家新能源品牌活下来。这几年他一路专注纯电子路线,被同行超越也是现实,如今主动调整战略,就是希望通过与传统燃油/插混互补,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为海外出口提前布局。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及时止损,也是一次大胆转型尝试,大环境摆在那里,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呀!

当然竞争激烈程度肉眼可见,目前主导者依旧是25-50万元区间里的老熟人——理想与问界,两巨头牢牢霸占核心份额。但往下挖掘的话,20万元以下蓝海尚未完全饱和,对于后来者而言机会依然存在。例如如果“小米式智能生态”、“极氪千里浩瀚H9”等创新方案能够形成差异化壁垒,再结合扎扎实实基础体验,说不定真有机会成为下一批变量选手呢?

小鹏G01增程SUV曝光,挑战理想问界,舒适续航双管齐下-有驾

写完这些忽然想到,上次带爸妈出去玩,高速堵在服务区,一堆人围着各类新能源讨论哪个更省心。当时我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以后买啥无所谓,你爸腰不好,只求坐舒服。”所以最后她选的是“大沙发”。或许真正吸引家庭用户永远都是那些细枝末节,而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大战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