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

二手车买家如果对投保公司以及保险到期日期不清楚或者遗忘了,后果是相当麻烦的:出险时,不能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来推进理赔的流程,很可能因超时报案而被拒赔;在脱保的时候开车上路,一旦出现事故,高额的赔偿就得自己来处理;并且,未按时续保会导致交强险保费上浮,车辆年审也会受阻而无法顺利完成。

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有驾

知晓车险信息,出险时能够快速报案理赔,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脱保带来的风险,合法合规地出行;还能依据保险到期时间提前安排续保,节省费用,让用车更加安稳。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

若不慎忘记所购车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投保公司、到期时间、电子保单,可尝试以下途径查询:

一、第三方车况查询平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成为了一种便捷的信息查询工具。比如:“万车明鉴”小程序,作为第三方车况查询平台,很多车主都在用。具体操作如下:

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有驾

1、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该小程序或者公众号

2、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的查询项目:“交强险详情”、“商业险详情”、“交强险日期”、交强险电子保单”、“商业险电子保单

其中,“交强险详情”主要查询交强险有效期、投保公司、保单号、承保地区等信息;“商业险详情”主要查询商业险有效期、投保公司、保单号、险种等信息。

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有驾

温馨提示:提交订单前,注意查看项目介绍和报告样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是许多车主的首选。

(万车明鉴,提供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强险电子保单、商业险详情、车辆抵押状态、车五项、新能源电池报告等各项车辆信息查询服务。)

二、保险公司

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向客服专员准确告知车辆关联信息(例如车牌号码、车主身份证号码等)。随后由客服专员协助检索交强险具体信息,此途径虽稍显传统,却切实可行且颇具成效。

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有驾

三、车管所

除了线上查询外,部分地区的车主还可以携带车辆行驶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当地车管所进行查询。

四、咨询卖家

一般卖家对自己车辆的交强险和商业险比较了解,不过要注意辨别信息的准确性。

一起聊聊关于车险的那些事儿:

商业险中的“新增加设备损失险”可能覆盖车顶行李架,但需满足一定条件,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新增加设备损失险的保障范围

新增加设备损失险是车辆损失险的附加险,它主要负责赔偿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生车辆损失险所列的保险事故(如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等),造成车上新增加设备的直接损毁,保险公司会在保险金额内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车顶行李架属于覆盖范围的条件

属于新增加设备非原厂配置:车顶行李架如果并非车辆出厂时原厂就配备的,而是车主后续自行加装的,那么它就属于新增加设备。例如,一些SUV车型原厂可能没有配备车顶行李架,车主为了增加车辆的装载能力,自行购买并安装了行李架,这种情况下该行李架就符合新增加设备的定义。合法合规加装:加装的车顶行李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车辆管理规定。比如,加装后不能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行驶稳定性,不能遮挡车辆的灯光、号牌等重要标识。如果加装的行李架违反了相关规定,不仅可能在理赔时遇到麻烦,还可能会面临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

怎么查交强险在哪家公司买的?想快速知晓车辆投保公司的看过来!-有驾

已向保险公司告知并投保履行告知义务:车主在加装车顶行李架后,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告知保险公司车辆新增设备的情况。这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根据新增设备的价值和风险情况来评估是否承保以及确定保险费率。如果车主未履行告知义务,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可能会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偿。办理投保手续:在告知保险公司后,车主需要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办理新增加设备损失险的投保手续,并缴纳相应的保险费。保险公司会根据行李架的价值确定保险金额,保险金额一般按照加装设备的新设备购置价或实际价值确定。

举例说明

可获得赔偿的情况:车主购买了一辆没有原厂车顶行李架的SUV,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自行加装了一个价值2000元的车顶行李架,并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办理了新增加设备损失险的投保手续。后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碰撞事故,导致车顶行李架损坏,经保险公司定损,维修费用为1500元。由于该行李架属于新增加设备且已投保,保险公司会在保险金额内按照实际损失1500元进行赔偿。

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车主加装了车顶行李架后,没有通知保险公司,也没有办理投保手续。之后车辆发生事故,车顶行李架受损,此时保险公司不会对该行李架的损失进行赔偿,因为这属于未如实告知且未投保的情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