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盈亏困局:月销2.5万辆为何难破百亿亏损难题?
这家在新能源车赛道摸爬滚打了十年的公司,最近总算在销量上有了点好消息。你说奇怪不奇怪,车卖得越来越多,钱却亏得越来越厉害。
看起来很美的销量成绩单
说起来蔚来这销量确实有点意思。2024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138台,单月交付量超3万台创新高,这数字放在前几年简直不敢想。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2025年5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3,231台,同比增长13.1%,三个品牌都有了起色。
蔚来、乐道、萤火虫这三驾马车现在总算齐头并进了。蔚来主品牌还是那个高冷范儿,专门服务有钱人;乐道瞄准了家庭用户这块大蛋糕;firefly萤火虫品牌在其首个完整交付月交付新车3,680台,小而精的路线看起来也不错。
特别是乐道这个品牌,简直是蔚来的新宠。乐道L60在9月28日开启交付后第三个完整月即单月交付量过1万台,交付速度行业领先。这速度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毕竟现在新车上市能这么快冲量的不多。
烧钱无底洞的现实
问题就出在这儿,车卖得多了,但是钱烧得更快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一季度收入总额达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经营亏损61.48亿。你看看,收入上去了,亏损也跟着飙升。
更让人头疼的是,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97.034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增长5.5%。净亏损71.115亿元,同比增亏32.5%。这就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甚至是增收还增亏。
今年,蔚来发布了子品牌"乐道",季度销量和毛利双双创历史新高,可前三个季度亏损数额依旧触目惊心。听起来就让人心情复杂,一边是创纪录的好成绩,一边是创纪录的大窟窿。
李斌的背水一战
李斌现在压力大得很。李斌再度强调,蔚来有信心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这话他说了不止一次了,但这次听起来格外有压迫感。
蔚来管理层表示,公司预计在2025年实现销量100%增长、在2026年实现盈利。销量翻番这个目标倒是有戏,但盈利这事儿真的很悬。毕竟现在的情况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个逻辑怎么算都不对劲。
看得出来,蔚来内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今年11月25日,在蔚来成立十周年之际,李斌发布内部信,要求团队持续加强自下而上的体系能力建设,聚焦提升基本经营单元的运营效率。这种内部信一般都是在关键时刻发的,看来真的是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烧钱模式能撑多久
最让人担心的是蔚来这种烧钱模式到底能撑多久。蔚来三季度交卷,季度销量和毛利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毛利率回升至2年来最高水平,但净亏损再次超50亿元。
这就很尴尬了,技术指标都在好转,但最关键的盈利能力还是没跟上。留给蔚来的时间不多了,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投资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股东们看着这种财报心情能好才怪。用户倒是挺给力的,但光有用户支持还不够,最终还得在财务上站得住脚。
三品牌策略的得与失
蔚来现在搞三品牌策略,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成本也不低。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营销团队、服务体系,这钱花得确实不少。
萤火虫这个新品牌刚刚起步,继9月推出乐道之后,蔚来旗下第二个子品牌萤火虫也来了。现在看来萤火虫的表现还不错,但能不能真正帮蔚来分担压力还得看后续发展。
乐道算是目前最有希望的一个,毕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市场潜力。但问题是这些子品牌能不能真正实现规模效应,还是只是把成本进一步摊薄了。
换电站的双刃剑
蔚来的换电站网络确实是个亮点,用户体验也不错。但这玩意儿太烧钱了,每建一个站都是真金白银往里砸。虽然现在有其他车企加入换电体系,但短期内很难回本。
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成为蔚来的护城河。但问题是蔚来现在等得起吗?在实现盈利之前,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慎重考虑。
竞争对手不等人
更要命的是,竞争对手可不会等蔚来慢慢调整。理想已经实现了稳定盈利,小鹏也在快速回血,就连新入场的小米都搞得有声有色。蔚来这个原本的领头羊现在反而成了最焦虑的那一个。
市场不会因为你的品牌情怀而给你更多时间,用户也不会因为你的服务好就无限制地容忍亏损。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靠盈利能力说话。
蔚来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悖论:要想盈利就得控制成本,但控制成本又可能影响产品力和用户体验。这个平衡点在哪里,李斌和他的团队现在正在拼命寻找答案。
时间确实不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关键是能不能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真正实现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这场盈亏困局的最终答案,可能就藏在接下来几个季度的财报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