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抖动原因解析:多种因素导致电梯运行不稳

电梯抖动原因解析:多种因素导致电梯运行不稳-有驾

电梯晃动原因深入探讨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抖动和震荡,其原因并非单一,可能涉及机械部件的故障,也可能是系统整体性能的改变,甚至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除了这些机械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电梯抖动和震荡呢?接下来,我们将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以期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 电气因素

电梯抖动和震荡的电气原因可能包括:

制动器回路问题,如上下运行触头接触不良或接线松动,导致制动器无法正常开启或开启不完全。
曳引机曳引力矩波动,启动时力矩调整不当,力矩过小或过大都可能引发轿厢抖动。
主拖动回路所串阻抗未恰当调试,慢车运行时出现异常抖动。
测速发电机故障,导致反馈信号不稳定。
直流电梯磁力柜反馈调节不稳,出现零浮现象。

二. 电梯产品质量

(一)主机曳引轮与导向轮轴承问题引发的抖动

主机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轴承间隙过大,或者这些轴承的动态平衡不佳,都可能导致电梯运行时出现抖动。此外,曳引机或齿轮箱内的轴承状况不良,以及曳引机减速箱蜗杆与电机轴的同心度超出允许范围,也会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进而引发电梯抖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升曳引轮和导向轮的产品质量及装配精度,并及时更换不良轴承,从而消除这些周期性的振动源。
(二)主机底座减振橡胶问题导致的抖动

主机底座通常由4块减振橡胶支撑,若这些橡胶的钢度和阻力不一致,可能导致其中3块橡胶在同一平面上共同支撑主机,从而在曳引机的曳引力作用下引发周期性晃动。为解决此问题,应更换已变形的减振橡胶,确保4块橡胶能均匀分担主机的重量,实现有效的减振。

(三)绳头棒弹簧钢度不均引发的抖动

绳头棒弹簧的刚度不一致性会导致在相同压缩量下弹力不均。为确保良好的减振效果,绳头棒弹簧的刚度需适中且与载重量相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刚度影响减振效果。

三.电梯安装不良引发的抖动

电梯导轨安装不当
电梯导轨的垂直度、间距、接缝以及接头台阶等,都必须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如果导轨支架上的固定膨胀螺丝或导轨压导板螺丝出现松动,或者导轨支架与底座的连接缝隙过大,都可能导致轿厢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声。此外,安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导致导轨局部扭曲、工作面出现凹坑或电焊疤痕等,同样会影响电梯的平稳运行。

轿厢组立问题
轿厢组立时,若底水平度控制不佳,会导致轿厢重心偏移,进而影响静态平衡。曳引轮绳槽中心与轿厢中心的不一致,也会造成轿厢的摆动和振动。为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在拆除上导滑器、确保轿厢自由状态下,仔细检查轿厢框架的扭曲度,并调整至误差5mm以内。同时,还需确认轿底水平度和轿厢垂直度,做好静态平衡的调整,以减小导靴受导轨冲击的可能性。

对重框扭曲变形
对重框在部品堆放时若发生扭曲变形且未及时纠正,或者对重块压板安装不当、补偿链挂装错误等,都可能引发电梯的抖动或异响。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仔细检查对重框的状态,确保各项部件正确安装且无扭曲变形现象。

四.电梯调试不当引发的抖动

导滑器间隙调整不当
导滑器的平行度、伸缩量,以及与导轨的间隙,都需要精确调整。若调整不当,可能导致电梯运行时产生抖动。为有效吸收导轨冲击,导靴的伸缩量通常每侧预留3mm余量。

钢丝绳扭力与拉力不均
若钢丝绳扭力未得到充分释放,其拉力便无法均匀分配。当拉力超过国标规定时,会导致曳引绳轮磨损加剧,进而引发钢丝绳抖动。为改善这一问题,可在钢索棒绳头上方300~500mm的位置,用坚木或铁板等物件夹住几根钢丝绳,以调整其共振状态,从而减小抖动幅度,提升乘坐舒适度。
电气调整不当引发的抖动
电梯的主机曳引力矩波动是导致电梯振动的关键因素。在电梯起动时,若力矩调整不当,力矩过小会导致反拉现象,而力矩过大则会出现先行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会引发电梯抖动。此外,停车时的调整过急也会给人带来类似于乘坐汽车时急刹车的感受,进一步加剧抖动。同时,反馈调整的不恰当也可能导致自激振荡现象的出现。为了减少这类抖动并提升乘坐的舒适度,可以通过调节起动瞬间的扭矩或加速度曲线来进行优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