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又申报了,轴距3米,极速230km/h。数据很漂亮,参数很唬人,可这玩意儿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我们真的需要一辆5米长的电动轿车在城市里横冲直撞吗?
看看这组数据:车长5017mm,轴距3008mm,整备质量最重2220kg。这哪是轿车啊,分明就是个移动的钢铁堡垒。在北上广深这些堵成停车场的城市里,开这么个庞然大物,除了给停车场增加负担,还能带来什么?更别提那些老小区里,停车位比黄金还金贵,这种尺寸的车怕是要横着才能塞进去。
动力参数就更可笑了。270kW后驱,167kW+270kW四驱,最高车速230km/h。我就想问问,在中国哪条高速让你开到230?限速120的高速公路上,这些动力储备除了增加电耗、缩短续航,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不是赤裸裸的炫耀性消费是什么?
电动车本该是环保、节能的代名词,可现在呢?车企们为了数据好看,为了营销噱头,把电动车做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大、越来越耗电。一辆车重两吨多,百公里电耗得多少?这不是在浪费能源吗?我们买电动车是为了省油钱,不是为了给电网送钱啊!
更可笑的是,这种车还打着"智能""科技"的旗号。智能在哪?是能自动找到停车位吗?科技在哪?是能把5米长的车身缩成3米吗?说白了,这就是在收割中产阶级的焦虑。你看那些广告,清一色的都市精英、成功人士,开着P7在空旷的马路上飞驰。可现实呢?是堵在早晚高峰里,看着电量一格一格往下掉。
我不是反对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应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电动车应该更轻便、更节能、更适合城市通勤,而不是比谁更大、比谁更重、比谁极速更高。这种内卷式的参数竞赛,除了满足车企的虚荣心,对改善城市交通、减少能源消耗有什么帮助?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针对中产阶级的消费陷阱。用一堆华而不实的数据,制造一种"不开这个就不够格"的焦虑。可我们真的需要为这些用不上的性能买单吗?一辆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安全、是实用、是经济,而不是那些只能在参数表上炫耀的数字。
下次看到这种"豪华参数"的新车发布时,不妨多问一句: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花几十万买的,是实实在在的出行工具,还是车企精心包装的消费幻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