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超豪华品牌宾利汽车正式官宣,全新宾利双翼徽章正式发布。
据了解,新车标由现任设计总监Robin Page主导,虽然依然采用标志性的双翼“B”字母元素设计,但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的调整,整体变化非常明显,呈现出更具现代感与前卫精神的设计语言,视觉效果上更为锐利和张扬。
从新旧车标对比可见,新车标在设计语言上进行了系统性简化:摒弃旧标中柔和立体的双翼造型,转而采用平面化构图,中央“B”字通过立体浮雕处理强化视觉重心,勾勒出更简洁流畅的轮廓线条。
旧标左右不对称的羽毛装饰被革新,原有的柔羽形态被几何切割的锐利线条取代,且“B”字母下方的羽毛细节直接剔除,以单一线条描边替代,整体造型由此更显利落干练,通过减法设计强化了现代感与识别度,也好似有种翅膀更加挺的感觉。
为啥这么改?宾利设计总监Robin Page透露:数字化时代,车标要能在手机屏上被一眼认出来。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看社交平台,车标要是缩成指甲盖大小,旧标那21根羽毛分分钟糊成一团。新标扁平化设计,不仅在手机里清晰,在车头灯一照还带LED背光,晚上看像箭簇发光,科技感拉满。
不过别以为这是"为了变而变",并且与去年捷豹换标引发的较大的反响不同,宾利此番巧妙平衡了传统与创新。宾利把不对称设计保留了,左边10根"羽毛",右边11根,这可是初代防伪的小心机;中央"B"字还借鉴了高级腕表的倒角工艺,细节里藏着百年奢华的底气。说白了,宾利这是在做"传统与科技的平衡术":既不能丢了祖传的"翅膀B"辨识度,又得让年轻人觉得"这牌子没落伍"。
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动下,这家超豪华品牌也难逃一劫,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销量下滑与利润缩水,不过这也都是品牌战略转型的必经之痛。
不过目前其营业利润率仍保持在1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对高端定制业务的深耕,Mulliner部门订单量同比增长18%,单件定制套件均价突破20万欧元。这种“以质补量”的策略,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稳住船头,为电动化转型争取宝贵时间。
7月8日亮相的电动概念车,将成为宾利战略转型的“试金石”。这款基于奥迪Artemis平台打造的城市豪华SUV,定位低于添越,续航预计450公里,充电15分钟可补充80%电量。
更具突破性的是,其设计灵感源自1929年的Blower赛车,实现了“复古未来主义”的跨界融合。这种“新瓶装旧酒”的策略,既延续了品牌基因,又满足了年轻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品牌从“燃油时代奢华标杆”向“电动时代技术先锋”的跨越。
电动EV:
从双翼徽章的迭代里,我们读懂了超豪华品牌的生存智慧,既非固守经典的"吃老本",亦非盲目追逐潮流的"乱变阵"。
宾利用平面化设计接住了数字化时代的传播需求,以几何线条的锐利感叩响年轻用户的心门,更用10根与11根羽毛的"防伪小心机"、腕表级倒角的细节,将百年奢华的底气缝进了新标里。
当电动概念车带着Blower赛车的复古基因驶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设计语言的革新,更是一个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中"稳舵转帆"的底气,用定制业务的利润托底,以技术创新为桨,这枚新标,终将成为宾利从燃油标杆向电动先锋跨越的见证者。
你觉得本次车标如何?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