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小张发现同行们不再频繁奔波于换电柜之间了,午餐时间吃个盒饭的功夫,电动车电量就从20%飙升至80%。
这种变化源于比亚迪2025年5月推出的两轮车专用刀片电池,它让立马H5三代电动车的实测续航突破500公里,比许多小型电动汽车还长。
这种电池支持15分钟快充100公里,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意味着每天充电一次可用近10年,颠覆了传统铅酸电池"两年一换"的行业规则。
比亚迪的跨界入局并非突然之举。 早在2020年,比亚迪就已为滴滴青桔提供两轮锂电池配套,并与台铃、立马等整车品牌建立合作。
2025年5月17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正式举办两轮、三轮车电池全球上市发布会,一次性推出32款产品,计划在9月前全部上市,标志着这家新能源汽车巨头从幕后配套走向台前主导。
核心技术优势是比亚迪搅动市场的底气。 其搭载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是铅酸电池的4-5倍,重量却轻了20公斤左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安全性能方面,刀片电池在针刺实验中不起火、不爆炸,表面温度仅30-60℃。 电池寿命更是实现质的飞跃,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远超铅酸电池的300-500次,真正实现"车电同寿"。
这场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两类人群的生活。 对于外卖骑手而言,500公里续航足以支撑一整天行程,晚上花15分钟快充即可,相比以往每天换电两次,每月可省下超千元费用。
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跨城通勤族也迎来福音,从苏州到上海、东莞到深圳,500公里续航轻松覆盖跨城通勤需求,每公里电费不足0.1元,比燃油车节省90%成本。
行业震动随即显现。 发布会当天,天能、超威等铅酸电池龙头企业股价应声下跌。市场反应剧烈不难理解,刀片电池寿命是铅酸的4倍,重量更轻、污染更小,随着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高端锂电车型价格有望降低30%。
换电柜企业同样面临挑战。 500公里续航让用户换电频率骤降,15分钟快充更是让换电服务失去优势。
比亚迪还计划3年内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从生态上完成对换电模式的碾压。 这些闪充站将利用退役电池构建储能网络,白天低谷电价时段储能,高峰时段为车辆快充,将充电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60%。
渠道布局上,比亚迪选择与京东汽车深度合作。 2025年8月18日,比亚迪轻型车电池京东自营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营,消费者可享受长达五年的质保承诺和一对一专属全天候售后服务。
比亚迪轻型车电池负责人表示,选择京东作为线上首发平台,正是看中其强大的数智化供应链和全渠道服务能力。
对于"两轮车要那么长续航有什么用"的质疑,市场数据给出回应。 广州都市圈数据显示,广佛肇跨城通勤人口达41.8万,其中24%采用周通勤模式。
以广州-佛山为例,500公里续航电动车单程电费仅3元,而燃油摩托车需30元,年省近万元油费。
比亚迪还通过6年/15万公里免费保养、电池云端终身监护等服务降低用户顾虑。虽然刀片电池单组售价约1600元,是铅酸电池的2倍,8年摊薄后年均成本仅250元,反而比"两年一换"的铅酸电池更划算。
与传统锂电池厂商相比,比亚迪形成明显技术代差。 星恒、新安能等品牌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120-150Wh/kg,寿命约3-5年,而比亚迪刀片电池以180Wh/kg的能量密度和8年质保形成碾压优势。比亚迪掌握从电芯到充电网络的全产业链,其兆瓦级快充技术可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
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模式彰显比亚迪的野心。台铃成为首家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的两轮整车品牌,双方从超级电芯、超级BMS、超级架构等方面打造车电同寿的全生命周期电池,并结合云端大数据打造"车-电-云安全系统"。 这种"技术共生"的创新范式,让两轮电动车的能源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的布局不仅限于锂电池领域。在2024年4月的第二届钠电池产业峰会上,比亚迪弗迪电池产品线总监张剑透露,预计将于6月在深圳实现大圆柱钠离子电池电动两轮车充换电综合应用场景试点。比亚迪钠电池采用大圆柱结构,通过短路、过充、撞击、针刺等测试,能量密度达105Wh/kg。
金彭与比亚迪合作的电动三轮车,充电一小时就能续航150公里,彻底解决了电动三轮车充电慢、载重低的痛点。 这种技术下沉正推动两轮车从短途代步工具升级为跨城出行、物流配送的多场景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