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找我聊买车的事儿,共同点都是预算不算太高,又怕选了便宜车没面子。
其实我在汽车行业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人为了撑面子买豪车,最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实在不值当。今天就跟大伙掏掏心窝子,普通家庭买车,这三个地方真没必要死扛,该省就省,反而活得更轻松。
先说车标这事儿,真犯不上太执着。好多人一上来就盯着豪华品牌的入门款,觉得开出去倍儿有面子。可你细想想,十几万的豪华品牌入门车,连个真皮座椅都没有,倒车影像还得加钱选装,开着能舒服吗?倒不如选个主流品牌的高配车,该有的配置全给你配齐,真皮座椅、全景天窗、智能驾驶辅助啥的都有,开着也舒心。
前阵子我一朋友,花 20 万买了辆豪华品牌入门车,结果每次保养就得 2000 多,换个小零件都比普通车贵一倍。现在天天跟我哭穷,说后悔当初没听我的劝。更别说二手车市场了,这种入门级豪车贬值比普通品牌快多了,开两年想换车,亏的钱能让你心疼好几天,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吗?
动力选择也得理性点,够用就行。我常跟那些非大排量不买的朋友开玩笑:“你是想让钱包也跟着体验速度与激情啊?” 现在城里堵车是常态,红绿灯一个接一个,1.5T 的发动机真够用了,起步、超车都不含糊。
前段时间试驾了一台 2.0T 的车,在市区开油耗动不动就上十几个,车主开了一年实在扛不住,亏本卖掉换了台 1.5T 的,现在每个月油钱省下来的钱,够给车加两次好油,这不香吗?
还有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能省就省。说实话,很多所谓的 “高级配置” 就是噱头。真皮座椅看着高档,可夏天一晒能烫屁股,冬天一冻能冰得人一激灵,还不如织物座椅透气舒服,脏了擦擦就行。
那些木纹饰板、碳纤维内饰,大多是贴的皮,用不了多久就开始翘边、掉色,看着特掉价。至于电吸门、电动尾门,新鲜劲儿过了就成摆设了。我认识好几个车主,买车时非要加装这些,现在开关门都直接用手扒,说 “电动的反应慢,不如手动来得快”,你说这图啥呢?
给普通家庭的买车建议:最好按家里三年的纯收入来规划预算。比如一年能攒 7-8 万,那买台 20 万左右的车正合适。现在这个价位的车,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品质和舒适性都不差,空间够大,配置也实用,完全能满足日常家用。
关键是买车得量力而行,别为了面子背上沉重的车贷。我见过太多人,为了买辆豪车,每个月还贷、保养,把工资花得精光,连给孩子买玩具、带家人出去吃饭都得精打细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买车本来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更美好,可别让它变成负担。
大伙对普通家庭买车这事儿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一起说道说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