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UTsuper的价格一公布,反应挺热烈的,尤其是买断8.99万和租电版本4.99万这个组合,不得不说,真挺惊喜的。
我一个朋友是4S店的销售,他跟我抱怨过,像现在车型的价格其实都差不多在9万上下,比如MG4智趣版,Order时都是8.88万,这块差别不大。可UTsuper一亮相,价格就直奔7万级,感觉挺不一样的。实际上我也琢磨了一下,它的总体成本和市场伙伴相比,有点真的是低价杀手级别。
先讲讲这个租电模式。你可能会疑问,租电是不是意味着电池不能充,得直接换电?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点说:租电就是你买车的钱把电池算成了租金部分,或者说你不用在意电池成本和维护,反正电池换新就行。从市场说,养车最怕的就是电池贬值和更换的问题。UTsuper轮到这个换电技术做表率。基本逻辑大致是:我出场先付一部分,就相当于你先付了电池的钱,剩下用租金滋养这个电池的生命周期。
关于价格的具体拆解:4.99万的租电成本,官宣还配有个补贴——2000元,下单还会有2500元的京东E卡——这在我看来,实际支付不到4.54万。对比MG4的价格,MG4的起售价在8.88万左右,二者差距很明显。虽然MG4配了L2辅助驾驶和丰富的安全配置——比如主动刹车、侧气囊,菜单里还支持遥控泊车——这点UTsuper明显在某些方面落后了。
但我反而更关心日常的用车成本。你算算:每个月399元租金,一年大概4800元,十年也就将近4.8万。再加上7.98万的购车款,成本在10万左右。比起买油车,按平均油耗0.6升/百公里,每升8元,跑六七万公里一年油钱也得三五千,和整体用车成本差不了太多。是不是?这个用车成本,扯远点说:如果我在城市里开,跑一两万公里,还是挺能接受的。
有人会问了:用电的运输成本、换电站布局……这些都得考虑啊。其实我也想过,换电站多不多?这车能去哪换?其实我也没看到全场换电站网络的建立——也许还在布局中,但这个技术趋势是有的,因为换电比充电快得多,目标可能就是解决充电等待的烦恼。你看,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不也在铺开?但是,换电的最大优势不就是秒换秒走?在高速公路或满负荷日常里,很多人其实只需要两分钟杀个时间,同时还能续航。
留一手也说:有一些现实问题不能忽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十年后车子报废了,成了废铁怎么办?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换电车的二手价其实还算不错,比如卖出时还能剩点钱——三年后卖掉,有个对比:购入6万、三年后售价4万,总成本就算是3年亏掉2万,也还在合理范围。相比一台油车,一升8元,三年油费差不多1.5万左右,按汽油车的折旧,电动车这个保值率算是还可以的。
我还在想,UTsuper它的定位到底是啥?到底符合谁的口味?有人跟我说,主要是金融+换电试水,估计也不是真的要抢市场,只是试试水域。你觉得呢?我觉得其实还是看生活场景。比如:我身边的亲戚,大部分人一年开车不到五千公里,一个月花费油费比这个租金还低。对于他们可能没有太大吸引力。
这也让我想起一件事:我昨天翻了个相册,看到母亲开油车在小区门口的画面。那种稳定可靠的感觉,何尝不是一种固有印象。你会不会也这样想?很多年轻人可能更看重新意和科技。可你补充一句:你觉得这车的安全配置够用吗?我个人感觉:安全不是光看配置全不全,关键在驾驶惯和普及率。要我说:换电车要多考虑原厂早期的技术成熟度。
写到这时,我有点好奇了:这价格,能影响市场的意愿到底有多大?毕竟,用车10年差不多可以换一次电池或换个车壳。这个价格点是不是让很多原本搁置油车的普通用户会重新考虑电动车?我也没仔细算过,反正总体来说:这个价格的确切吸引力,可能比我们预期中的要大。
总之吧,市场上其实已经充斥了各种声音:有人嫌麻烦嫌功能少,有人觉得租电贵,有人觉得二手保值差。你说,未来这种用电成本+换电体验的模式,会不会真正普及?还是仅仅是个试探?反正我个人感觉,这是个值得观察的点。
伐要说:我大概猜测,这个策略背后,还有不少京东和宁德时代的盘算——毕竟,谁都不想错失新能源的最后一班车。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价格线,会引领一波新潮流?还是就是个昙花一现?
反正我还在看着,谁说经济实用就一定要追求最大配置?很多时候,稳定、安全、方便才是关键。我刚才还在考虑,未来有没有可能:换电站就像现在的公交站那么普及?大概还得三五年吧。
你觉得:价格背后,折射出的到底是技术成熟度,还是市场信号?或者,这是个只做样子的拼盘?我真是有点玩味。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