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一场流量狂欢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
谁能想到,一辆汽车的营销活动竟能让千年天梯沦为"汽车秀场"?11月12日,奇瑞风云X3L在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台阶上的"极限挑战",以溜车撞毁12米护栏的闹剧收场。更讽刺的是,景区为配合这场商业表演,竟将游客通往天门洞的主要通道关闭整整两天。
从首次甩锅"防护绳意外脱落",到第四次勉强承认"风险预估不足",奇瑞的四次道歉像极了劣质补漆——每刷一层都让底层的敷衍更加刺眼。网友一针见血:这不是测试汽车性能,分明是把公共安全当成了流量垫脚石。
道歉声明中的责任推诿:信任修复的第一道裂痕
首份声明将事故归咎于"卸扣意外脱落",这种说辞堪比把坦克失控解释为"履带卡了小石子"。要知道,天门山台阶平均坡度45度,局部超60度,在这种"量产车禁区"测试,事前检查本该比导弹发射还严谨。
可奇瑞的危机公关仿佛复制了经典套路:先找临时工(防护绳),再怪流程(操作疏漏),最后才不情不愿承认本质问题。这种递进式认错,像极了熊孩子打碎古董后从"风吹的"到"手滑了"的狡辩,直接触发了公众的"责任推诿过敏症"。
特权思维现形记:公共利益让位的致命伤
最令人愤怒的细节藏在景区通报里:为配合测试,天梯对2300余名游客关闭两天。这就好比为拍电影封堵故宫中轴线,把公共资源变成资本游乐场。
《景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活动不得影响游客权益,可某些决策者显然把法规当成了草稿纸。当企业能用钱买断公共空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护栏被撞毁,更是社会公平的防护栏在崩塌。
信任雪崩效应:62%订单暴跌的警示寓言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事件发酵期间,奇瑞该车型订单暴跌62%,品牌好感度从78分断崖式跌至51分。这就像军事演习误伤平民后,再多的道歉也换不回民众对军队的信任。
社交媒体上"第四次道歉比第一次更虚伪"的声浪证明,当企业信用账户早已透支,连标点符号都会被解读为算计。有车主现身说法:同款车连小区地库坡都爬不上,所谓"100%爬坡能力"简直成了年度最佳讽刺文学。
重建信任的诺亚方舟:超越道歉的终极方案
要阻止下一个"天梯事件",必须建立三道防火墙:景区应像管理无人机那样出台《商业活动准入白名单》;车企需设立"公共安全一票否决制"测试流程;公众更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信用评分,让漠视公共利益者寸步难行。
当第四次道歉沦为流水线产品时,我们终于看清:社会信任就像天门山的云海,消散只需一阵风,重聚却要等下一个雨季。奇瑞用四份声明换来的教训是——有些伤口,不是公关创可贴能愈合的。
网友神评集锦:
"建议下次测试防撞性能,直接开进故宫太和殿"
"四份道歉声明凑一起,能申请吉尼斯甩锅纪录吗"
"原来汽车性能测试不看参数表,看黄历选日子"
"建议景区立牌:此处禁止表演企业信誉滑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