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再先进,也救不了拿生命开玩笑的人。余承东开车低头20秒的视频在网上炸开了锅,一个身价百亿的企业高管,坐在自家研发的智能汽车里,竟然把辅助驾驶当成了全自动驾驶,这画面简直讽刺得让人笑不出来。
视频里那个拍摄者扯着嗓子喊"余总,睡着了?"的时候,我隔着屏幕都捏了把汗。要知道这是在深圳的街头,不是封闭的测试场地,车来车往中20秒的疏忽足以酿成大祸。更可笑的是余承东摇下车窗时那个微笑,仿佛在说"没事,我家的车够智能"。这种迷之自信,活脱脱就是当代科技崇拜症的最佳写照。
深圳交警的回应堪称教科书式的打脸:"不允许的,这叫做辅助驾驶"。八个字把那些鼓吹自动驾驶的营销话术撕得粉碎。问界客服的补充说明更像是在给自家老板擦屁股:"余总如果有开车睡觉的情况,我们是不建议的"。听听这措辞,温柔得像是劝人少喝奶茶,而不是在说一个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险行为。
这哪是什么技术问题?分明是人性在科技面前的集体迷失。从特斯拉到蔚来,从百度到华为,哪个不是把辅助驾驶吹得天花乱坠?铺天盖地的宣传片里,车主们不是在车里看电影就是开视频会议,营造出一种"解放双手"的科技乌托邦。可现实呢?L2级就是L2级,再高级的辅助驾驶也得有人盯着。这些科技巨头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卖车什么牛都敢吹,出了事就把责任推给"用户操作不当"。
想起去年那个开着蔚来在高速上睡觉最后车毁人亡的案例,血淋淋的教训才过去多久?现在连企业高管都带头示范错误操作,这让普通消费者怎么保持清醒?更可怕的是评论区那些"余总都敢用说明技术成熟"的论调,这种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比技术缺陷更致命。
说到底,再智能的汽车也治不好人类的侥幸心理。那些把生命安全托付给电子系统的车主,和把全部积蓄投进P2P的理财大妈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被欲望蒙蔽了判断力的赌徒。区别只在于,P2P爆雷顶多倾家荡产,而自动驾驶出事可能要搭上性命。
交警说得对,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这个界限必须划清楚。建议下次车企开发布会,别光展示智能功能,也该在现场循环播放交通事故监控录像。让消费者看看,当科技失灵时,血肉之躯撞上钢铁洪流是怎样的场景。毕竟比起销量报表,生命才是不能重启的单行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