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危机暂缓,欧洲车企获准,美国仍受限?

近,稀土成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中美欧之间的博弈,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就在大家以为中国会继续“卡脖子”的时候,却突然传来好消息:稀土出口审批加速,欧洲车企暂时松了一口气,但美国工厂却依然深陷困境。

欧洲车企的春天

6月底,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传来好消息:中国稀土磁铁出口许可批准率已从25%飙升至60%。这意味着,欧洲车企暂时逃离了停产深渊,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

稀土危机暂缓,欧洲车企获准,美国仍受限?-有驾

德国车企的“外交闪电战”

这一切,离不开德国车企的“外交闪电战”。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通过高层渠道直接与北京沟通,推动其磁铁供应商包头天和磁材率先获得出口许可。这种“企业-”联动机制,成为欧洲车企的救命稻草。

美国工厂的困境

然而,当欧洲车企松了一口气,美国工厂的噩梦仍在持续。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公开抱怨稀土磁铁短缺,导致工厂被迫关闭。美国磁体制造商Dexter的遭遇更具代表性,180份许可申请仅获批5份,且全部用于非国防领域。

稀土危机暂缓,欧洲车企获准,美国仍受限?-有驾

中美博弈的缩影

这场稀土危机,是中美博弈的缩影。中国通过精准调控稀土出口,不仅展现了自身在稀土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不希望看到稀土成为“卡脖子”的工具,但也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利用稀土进行“勒索”。

未来走向

未来,稀土产业链的博弈将更加复杂。中国将继续加强稀土资源的管控,并推动稀土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也愿意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稀土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稀土危机暂缓,欧洲车企获准,美国仍受限?-有驾

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稀土是现代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稀土危机的爆发,让汽车产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多元化,并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总结

稀土危机的警报暂时解除,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将继续扮演稀土产业的重要角色,并推动全球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