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

最近这两年,只要一聊起汽车,大家伙儿肯定都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车价怎么越来越便宜了。

特别是新能源车,价格跟坐了滑梯似的往下降。

这股风潮里,冲在最前头的毫无疑问就是比亚迪。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从去年推出“冠军版”系列,到今年的“荣耀版”登场,再到时不时冒出来的大额补贴,比亚迪硬是把“电比油低”这个口号变成了现实,让很多以前觉得新能源车遥不可及的家庭,也开始认真考虑换个电车开开了。

比亚迪这么一搞,整个国内车市都跟着抖了三抖。

毕竟它体量太大了,一年卖几百万辆车,它一降价,其他车企你要是不跟,那客户可能就都跑到隔壁去了。

所以,大家只能硬着头皮跟进,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都被重新洗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自己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很多人都在说,现在国内车市这么“卷”,一天到晚都在打价格战,罪魁祸首就是比亚迪。

甚至还有人给比亚迪起了个不太好听的外号,叫“车圈恒大”,意思就是说它这样不计成本地打价格战,迟早会像恒大一样把自己的资金链搞断。

这种说法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搞得比亚迪的高管,像李云飞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公开澄清,反复强调说:“我们真的不是在搞恶性竞争,比亚迪的现金流非常健康,我们是实实在在在赚钱的!”但是,说实话,信的人并不多。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别说咱们普通消费者了,就连很多其他车企的领导们都满腹狐疑。

他们的想法也很直接:你们的车子一降再降,价格都探底了,这不是价格战是什么?

我们这些同行都做不到赔本赚吆喝,你比亚迪凭什么就能做到?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然而,就在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比亚迪是在“打肿脸充胖子”的时候,一份非常权威的数据报告出炉了,一下子让很多人都闭上了嘴,也让整个事情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国内一家非常知名的汽车垂直门户网站,汽车之家,他们根据所有上市车企公开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排行榜,里面清清楚楚地列出了各家车企的毛利率和净利润。

结果一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数据显示,比亚迪不仅没亏钱,反而成了最会赚钱的那一个。

我们来看看这组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数据。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也就是车市价格战打得最火热的那段时间,比亚迪的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91.55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在短短三个月里,刨去所有成本、税收之后,纯粹揣进兜里的钱就有九十多亿。

更关键的一个指标是毛利率,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0.7%。

这个词可能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比亚迪每卖出100块钱的东西,就有20.7元是毛利润,这个利润空间是相当可观的。

之前在一些行业论坛上,有其他车企的高管公开质疑比亚迪,就拿吉利汽车来做个对比,吉利在第一季度的表现其实已经非常出色了,净利润有56.72亿元,毛利率为15.78%,这在国内车企里绝对是优等生。

但是和比亚迪一比,无论是赚到的钱的总数,还是赚钱的效率,差距都非常明显。

这份白纸黑字的财报数据,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能真的“骂错人”了。

比亚迪虽然一直在降低产品的价格,让老百姓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进行亏本的“价格战”。

它的降价,是建立在自己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之上的。

20.7%的毛利率就证明了,即便是在降价之后,它依然为自己留出了足够的利润空间。

它更像是一个学霸,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解题成本降到了最低,然后把成果分享出来,而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在考场上撕掉自己的卷子来扰乱别人。

至于为什么其他车企觉得做不到,坚称比亚迪是在打价格战,那可能真的需要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工程师们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是不是还有提升的空间了。

第二个问题,也是比亚迪能做到“低价高利”的核心秘密,就在于它那近乎“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

我们再看回那份财报,会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数据:比亚迪在第一季度的研发支出,高达142.23亿元,这个数字甚至比它赚到的净利润还要多。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这么能赚钱,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去搞研发呢?

这恰恰是比亚迪最厉害的地方。

这些巨额的研发投入,并不仅仅是花钱,而是一种投资,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这些钱,会迅速转化为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生产工艺。

举个例子,比亚迪现在大力推广的“垂直整合”模式,也就是成立了一大堆以“弗迪”命名的子公司,比如弗迪电池、弗迪动力等等。

这意味着一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最昂贵的零部件,比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甚至是一些车规级的芯片,比亚迪都能自己生产,不依赖外部供应商。

这就好比你家开了一个饭馆,别人家的肉和菜都要去菜市场高价采购,而你家自己就有个农场,自产自销,那成本自然就低得多。

当核心部件的成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时,整车的价格自然就有了下调的底气。

真相来了!比亚迪被骂价格战,数据却显示它最赚钱-有驾

而且,大量的研发投入会不断催生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仅能提升产品性能,更能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

再加上比亚迪一年销售近四百万辆车的巨大规模效应,一个耗资数十亿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分摊到每一辆车上的成本就会变得微乎其微。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结果就是:我们买到的比亚迪汽车,技术越来越新,配置越来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亲民,而比亚迪自己,该赚的钱一分也没少赚。

所以说,所谓的“价格战”,从比亚迪的角度来看,更像是一场由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驱动的“价值战”。

它用自己的方式,在不断改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逻辑。

这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但对于习惯了传统模式的同行来说,确实是苦不堪言。

过去,很多车企的节奏是,研发一项新技术,可以用上好几年,慢慢摊销成本,安安稳稳地赚取高额利润。

现在比亚迪这么一闹,技术更新的速度被提到了按季度计算,大家“躺着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只能被动地卷入这场技术升级的竞赛中。

跟不上,就会被市场淘汰;要跟上,又没有比亚迪那样的全产业链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山大,忍不住要抱怨几句了。

现在看来,比亚迪可能只是遵循了最基本的商业和技术发展规律,却无意中触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