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丰田4S店听到销售说亚洲龙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时,心里就犯嘀咕:这车到底想卖给谁?凯美瑞和皇冠中间硬塞进这么个"旗舰",怎么看都像是临时抱佛脚的产物。
看看销量就明白了。2023年上半年亚洲龙只卖出3.2万辆,比凯美瑞少了5万多台。更尴尬的是,这数字连自家兄弟都打不过,更别说跟比亚迪汉这些新能源车比了。丰田把2870mm轴距的车愣是包装成B+级,结果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大家还是更认凯美瑞这块老招牌。
开过亚洲龙混动版的人都有体会,这车和凯美瑞开起来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TNGA架构确实让底盘更扎实,可当两辆车连方向盘轻重都差不多时,多花那几万块钱图啥?4S店的销售自己也承认,来看亚洲龙的客户最后八成都会对比凯美瑞。
现在满大街绿牌车跑着,亚洲龙还在主推不能上绿牌的混动版。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渗透率都35%了,丰田才想起来要砍掉2.5L燃油版。隔壁比亚迪汉一个月销量顶亚洲龙半年,这差距不是改个配置就能追上的。
上海车展上丰田展台的bZ电动车看着挺炫,可坐进去就露馅了。车机系统卡得像十年前的老安卓,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还不如国产十万块的车。有媒体试驾后吐槽,这些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注水严重,实际跑起来要打七折。
经销商最近开始搞"买亚洲龙送六年保养"的活动,这招前两年在皇冠上就用过。当时皇冠也是销量撑不住,结果优惠越大越没人买。现在亚洲龙又走老路,明摆着是库存压不住了。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4S店已经开始亏本甩卖展车。
丰田章男去年说电动车被过度炒作,转头自家电动车就频频召回。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放在中国市场上特别吃亏。现在买二十多万轿车的消费者,十个里有八个会先看国产新能源,剩下两个直奔BBA。亚洲龙卡在中间,既没有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又跟不上电动化的节奏。
业内流传着一份丰田内部会议纪要,提到亚洲龙原本是针对北美市场设计的,引入中国时只做了简单本土化改造。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后排座椅角度不符合国人习惯,车机系统也总出bug。有车主反映,车载导航经常带错路,4S店却说这是"水土不服"。
今年初广州某经销商把亚洲龙混动版降价4万促销,结果当月销量反而下滑。销售经理私下说,现在消费者都觉得大幅降价的车肯定有问题,越降价越难卖。这种恶性循环,当年在锐志停产前也出现过。
丰田中国的高管最近换了一茬,新来的日方负责人据说要推电动化转型。可看看亚洲龙明年才计划推出的插混版,续航才80公里,比比亚迪三年前的技术还落后。有供应商透露,丰田的电池采购价压得太低,导致续航和安全性都达不到主流水平。
现在买中级车的消费者,进店第一句话就问"能不能上绿牌"。亚洲龙这种不上不下的产品,注定会成为转型期的牺牲品。就像当年的诺基亚,机械键盘做得再好,也挡不住触摸屏时代的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