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怕是不信,日产聆风(LEAF),那曾是“电驱未来”的弄潮儿,如今竟要摇身一变,化作飒爽的轿跑SUV了。
谍照甫一释出,想必一众老车主都要扼腕叹息:“爷青结”。
2026年海外问世?
时日尚远,但这讯息本身就颇堪玩味。
遥想当年,聆风可是纯电领域的拓荒者,凭藉着相对惠民的价格和尚可的续航,在全球市场亦可谓是煊赫一时。
可这些年,特斯拉横空出世,比亚迪后来居上,传统车企亦纷纷秣马厉兵,聆风的光晕逐渐黯淡。
销量颓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则,电动车市如此内卷,日产缘何要将聆风改造成轿跑SUV?
须知,这全然是另辟蹊径。
从实用派家用车到型格SUV,这番嬗变,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一种见解是,日产意在趋时逐势。
如今SUV何其炙手可热,轿跑SUV更是备受年轻族群青睐。
与其固守老聆风的刻板印象,不如彻底颠覆,孤注一掷。
这番盘算,颇有“破釜沉舟”之意。
另一种声音则略显悲观。
聆风的转型,莫非昭示着日产在纯电疆域的战略调整?
舍弃大众市场,转而求诸小众个性化?
这背后,或许是日产在电动化转型征程中遭遇的掣肘与困厄。
毕竟,与特斯拉、比亚迪相比,日产在纯电技艺上的积淀,似乎还缺那么一股劲儿。
更有甚者,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审视。
电驱车的前景,究竟是更侧重实用性,抑或是更强调个性化?
聆风的革新,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风向。
当电驱车不再是奇货可居,当消费者对电驱车的认知日渐精深,他们对电驱车的需求亦会益发多元化。
而轿跑SUV,或许恰是此种多元化需求的一种具象化。
话及此处,不得不提一下日产的CMF-EV平台。
据说,此平台与雷诺梅甘娜E-Tech共享动力总成。
共享平台,可降低研发成本,拔高生产效率,这在汽车行业已是司空见惯的举措。
但问题在于,共享平台,是否会导致车型同质化?
是否会让日产丧失其独树一帜的特色?
再者,新聆风仅有单电机版本,阙如双电机四驱版本,这似乎亦透露着些许端倪。
日产或以为,对于轿跑SUV而言,性能并非重中之重,颜值与续航才是关键。
WLTP工况续航最高可达480km,此等数据乍看尚可,但与国内某些新锐品牌的车型相比,仍略逊一筹。
归根结柢,聆风的蜕变,是日产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的探赜索隐,亦是对市场的一次试水。
至于结局若何,尚需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电驱车市场的角逐,只会愈演愈烈。
忆昔初见聆风之时,街衢之上电驱车尚属凤毛麟角,彼时便觉其预示着未来之走向。
现如今呢?
电驱车已是鳞次栉比,造型亦愈发炫酷。
聆风的改变,恰如吾辈人生,总是在不断更迭,不断适应。
但无论如何嬗变,最终之目的,皆是为了更好地存续下去。
此言,于人如是,于车企,亦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