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

别克这个新出全新的MPV,不得不说,真是气势不小。刚才我翻了下车的宣传资料,车长5米26,轴距3米16。你想想,这辆车比起传统的GL8和世纪那些,简直像个陆地游艇。走在路上,一个个路人都得回头多看两眼。它那封闭式前脸,分体大灯,很多人说看着挺科幻的,可我倒觉得少了点稳重感。好歹是别克嘛,稳重是他们的刀锋。这个科幻感,我自己还在琢磨:是不是新能源车的标配?毕竟,现在很多车都走这个路线。

说实话,内饰的科技感让我眼前一亮,三块大屏拼成一线,中控、仪表、副驾,感觉像个豪华影院。可你说,这副驾那块屏,一年也用不了几次吧?是不是为了堆料?我估计大部分家庭用不到几次,除非家里有个卡带的青少年,要打Switch上个游戏啥的。顺便一提,车机芯片用的是高通8775P,看看这硬件,算是牛逼的了,流畅度不用担心。但是别克的系统能不能真正把硬件的潜能发挥出来?这个点我其实挺担心的,毕竟以前用别克系统长度不同。对了,还有个蠢问题——中控台和副仪表连着,搞得前排走动不方便。为了多留点储物空间,牺牲核心便利性,感觉不值。

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有驾

聊到第二排,那才是真正的宝藏。21英寸大屏幕,后排还能放Switch打游戏,哦,这个细节还挺贴心。再加上50英寸的AR-HUD,BOSE音响,配置算得上豪华了。别克把世家这个名号带得挺玄乎的。

说到动力和版本,我个人觉得插混(PHEV)可能会是最被家庭接受的。你想啊,一台1.5T发动机配个大电机,电池40.9度,纯电续航170-180公里。上班上下班,纯粹开电车也没啥毛病。充电方便点,基本都不用油了;周末旅行还能烧油,续航焦虑就不存在了。它这套路跟理想的那款MEGA挺像的,实际用起来还挺心中有数。只是车重大概两吨半左右,油耗咋说呢,比工信部报道的六七升,要高出不少,实际开着估计要七八升。这个是真实感受。

我想问一句:在家庭用车中,重两吨半还追求零百加速的场景,有必要吗?除非你特别喜欢那种速度感或是住在冰雪区域,普通家庭我觉得没啥特别需求。其实双电机四驱版,狠性能,但续航掉到601公里。那买家愿意为了快点,舍弃续航?我看未必。除了谁需要极限的越野性能,其他人真没啥理由花多钱买这个。

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有驾

这车跟几款竞争对手比,比小鹏X9,别克的品牌实力更稳;内饰用料也没得说。可问题是,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小鹏更强一些。再看看理想MEGA,设计太前卫,充电速度比起别克那纯粹是bug级。但别克赢在渠道扎实,形象稳定,更符合主流家用审美。

其实我还在想,家庭用车买哪个,续航才是王道呢?毕竟,毕竟没个充电桩,某些时候用电续航就很关键。除了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夜间续航表现才是真本事——这点我也没细想过,估计还是得看实际体验。

对了,有个细节,刚才我偷偷翻了个相册,注意到那大屏里,图像切换特别流畅。这硬件掌控得挺不错的,但系统的优化还得跟得上。否则,硬件再牛,系统不稳定,还是拉胯。

哎,搞了半天,发现这车的插混版本似乎才是主流买点。你觉得呢?以家用车来说,续航方面是不是还是得再琢磨清楚?要不要花点时间再等一等,看厂商后续的补丁和软件优化。毕竟,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谁知道几个月后的版本会不会改得更好。

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买车不是买件心情商品,更像一份投资。你会优先考虑续航?还是性能?或者你觉得,这个陆地游艇派不上用场,反正家里车辆够用,平时都在城里转悠。真心想问:你有没有想过,就是这类车,未来会变成家庭的搬家帮手多点,还是说只在周末打打卡?近几年,家庭用车的变化,似乎远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 车型版本 | 百公里油耗 | 纯电续航(估算) | 价格(大概) |

| :- | :- | :- | :- |

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有驾

| PHEV | 6.5-7L | 170-180公里 | 30-35万 |

| EV单电机 | — | 600+公里 | 35-40万 |

| EV双电机 | — | 600公里(实际或低于) | 37-42万 |

别克全新MPV将家庭做大做强,双电机续航601公里不太实用,1.5T插混版才是家庭首选再也不为续航发愁-有驾

这个价位,你会考虑哪个?又或者你觉得,家庭MPV,续航只是个门面,更看重空间、实用性和品牌?买车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贴心的版本出来。毕竟,家用车这事,永远不缺潜在的争论点。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