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

各位车友乡亲们,来点新鲜出炉的大瓜——9月17日的车市俨然成了“就要起”的许愿池。可别以为我是在开车界冷笑话,这天真有两款主角杀气腾腾地登场奇瑞风云X3L和荣威M7 DMH。厂家巴不得用户上来一辆接一辆地抢,恨不得把“销量起飞”挂在前挡风玻璃上当护身符。可事实真能如日中天吗?新能源车市杀成这牌型,还能靠新瓶装旧酒把“逆袭神话”再续写一遍?今天咱就来唠唠,划重点只是换了马甲的老熟人,能否真的带动销量飞升?且听我慢慢盘道。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说到“品牌升级”、“换壳再战”,老百姓听着仿佛家门口刚开了家杂货铺,结果进去一看咦,这不是上回黄了的老牛肉干又换了个新包装吗?奇瑞和上汽这套路,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在打同一份剧本?市场上一水儿的新能源SUV、插混轿车,把低价高配玩出花,可咱老司机扪心自问你倒是敢降,你敢不敢保证质量、续航不拉胯?比亚迪坐龙头,丰田稳水面,奇瑞、荣威敢作敢为却年年“冲高未果”,销量脚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早就拿起瓜子,看你后浪翻涌,是翻出朵浪花,还是脑袋瓜又被拍湿了?这票车企的心机都藏在“新车发布会”里,表面山呼海啸,背后算盘珠子噼里啪啦,还真是各怀鬼胎。

让咱先剥剥洋葱皮,看看风云X3L这盘棋咋布局。iCAR系列一开始踌躇满志,结果销量惨淡,堪忧得像家长会后老师的眼神。iCAR 03T和iCAR 03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加一起都不敌镇上一个理发店人流量,难怪奇瑞开始断腕求生,直接换ID,放低身价。风云X3比iCAR 03硬生生便宜了近两万,外加免费添了“动力buff”,生怕没人理。这种操作,东北话说就是“闹眼子”——大意急上火了乱来一把。可是,纯电不过瘾,增程才是杀手锏?风云X3L的90km电续航听着还行,可油耗直接飙6.5L,卡罗拉锐放4.56L,你能天天看着表上那“6块半”的油耗心安理得?图个入门级高配热闹,没油门也就剩下三分余温。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再瞅瞅上汽荣威M7 DMH,前身是D7 DMH——这昧道我真吃出来了。上汽新能源布局早,可“冲劲”一直不给力。D5X销量沦为通用背景板,iMAX8 DMH号称性价比之王,实际上销售榜单被广汽传祺狠狠按在地上摩擦。荣威M7 DMH干脆扒掉了D7 DMH外皮,增配置、降身价,价格战一开,8.58万“卷”出一脸血。配备确实诚意满满,一下子就让人想到当年地摊货大放血,拼的不就是生死时速么?

眼看一波新车型“降价增配”,老百姓猛一乐“车比白菜价便宜!”但回头一瞅,销量却像蒙了灰的麻将桌,动静未必太大。你风云T6、T8卖得都不沾边儿,哪怕是“销量冠军”T9,8个月3万多台,还不如隔壁比亚迪家一款热销车的单月成绩。上汽那边,D7 DMH扛着大旗,8个月1.6万台,勉强能在现有细分市场找个位子。你说车主图什么?便宜?配置堆满天?可一出问题,4S店服务、保值率、油耗表现,不还是一堆问号。咱身边一个哥们,买了国产插混,省下的油钱最后搁电池和小毛病上全花了,气得直呼“我这是被低价套路了”。归根结底,这玩意还得真本事。有网友嘲讽“你降价不如高铁票便宜一块,我也还不如多坐趟地铁。”,价格底线再拉低,核心产品力没跟上,也就图热闹——看着卷,其实还没卷到别人的心巴上。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正当大家以为低价猛冲就能掀起大风浪,隐隐约约的反转却来了。没想到,比亚迪秦L直接杀到7.98万,风云A8、银河A7也都贴着地板价放血,丰田混动车系横插一脚,把战线拉到国外。尤其像新卡罗拉混动这类选手,凭着多年的口碑、超低油耗和“老司乘标配”形象,官降不多,但抢占了打工人、跑网约的心智高地——为什么?谁都不想拿自己当小白鼠试国产混动的水了。更离谱的是,一旦新能源补贴、购置税减半利好一撤回,这些低价车型还能不能兜住用户的心?你看着新品一个劲地推,行业里卷成菜市场,背后其实是技术焦虑和成本“内卷”的双重大三角。

这会儿,咱家国产自主品牌那点“小九九”藏都藏不住。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路数,被市场用放大镜扒了个底儿掉。换壳、升级、打价格战,表面看是降低准入门槛,实际上是用新名字继续卖老配方。正如一位圈内大佬“东施效颦式创新”的吐槽“你再怎么整,能比丰田、比亚迪更卷、服务更好、油耗更低?纯比价格,迟早玩成泥潭。”别看上市新闻热搜乱飞,真要落地开花,还得看能不能留住用户的钱包和初心。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眼下,这波降价促销一炮打响,大家纷纷讨价还价,有点像春节抢年货,热闹归热闹,买对买错还真不一定。新款M7 DMH是比D7更“极致优化”,可比亚迪、吉利早就排兵布阵等你出招。与此新能源补贴、税收优待这把“保护伞”一旦收撤,谁扛得住价格大屠杀?就靠一两次降价,真能长期对抗拥有成熟技术和服务的外资品牌?各厂牌间的信任赤字、售后焦虑反倒更严重。

消费者这边其实更无奈昨天还在为国产插电混动欢呼,明天一听说丰田油电混动返厂率低,用车成本更省,又下不定决心,买进口怕贵,选国产怕不靠谱。你说风云、荣威、银河,再怎么拼价格,都顶着“试验田”名号,而一代代国产玩家的“先烈血泪史”,谁敢说不在心头盘桓?价格都被打到地板,还敢说市场的春天就到了?危机才刚开始。厂家“内卷式创新”,消费者“新瓶装旧酒综合征”,谁都不是笨蛋。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咱说句大白话哈,厂家疯狂打价格战,感觉就像锅里加魔芋——看着挺满,却没啥真本事。你说低价是王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话我铁了心信。奇瑞、荣威把老款用新名头重新端上桌子,结果有点像东北大妈重做菜心盐多点没事,家里人都懂。可外人还真不一定买账。降价增配当然香,但纯电池、混动系统差三分火候,便宜也得有人买单不是?丰田在一旁混动稳定发挥,比亚迪上下通吃,咱这主打“狠卷”,最后能卷谁?谁又想当下一波“被科研”的小白鼠?不怕说实话——打价格牌之前,技术、服务、品牌认同得真跟得上。

你觉得,这些新上市的自主混动、增程车型都比白菜还“亲民”了,是不是该果断抛弃外资品牌,力挺国货“便宜又大碗”?还是说,咱老实人心里其实明镜儿似的价格战玩得再热闹,核心技术不拿得出手,消费者哪敢盲目入坑?有一说一,你要吃新瓶装的老配方,还是敢押注国产智造的未来?来留言区battle,咱们场上见!

换个名字就能大卖?风云X3L对垒荣威M7的真相解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