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无线充电在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小功率电子产品里的普及,让我们习惯了“无线”的便捷。
但你可能没注意到,这项技术正在汽车领域悄悄“升级”:如今在高端商场的停车场、部分城市的公交站点,电动汽车只需停在指定区域,就能像手机充电一样自动补能。
图源:央视网
从小功率到大功率
技术迭代升级
随着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需攻克三大关键技术难题:能量传输效率、安全防护、兼容性。
为解决大功率导致的能量传输效率低、电磁辐射和发热引发的安全隐患,以及各车企电池电压不同造成的兼容性难题,行业内的解决方案不断迭代升级。
吉邦创联作为国内无线充电技术先行者,其创新的磁共振技术突破了充电距离和停车偏差限制,实现更大范围的稳定高效充电;配备多重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异物检测、活体保护和温度监控;同时兼容各品牌新能源车型,仅需简单改装即可适配不同电压平台。
极大地方便了车主,有效推动了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无线充电正成为
新能源汽车的“新基建”
随着国家标准出台和车企加大投入,全国各地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应用,让无线充电已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满足市民对电动汽车充电的便捷性需求。
例如,南京的智慧车网互动充电平台已落地,支持新能源车无线充电;杭州亚运村充电站无线充电车位等。
这意味着无线充电未来可能会像网络一样被普及,应用于商业停车场、公交与出租车站点、私人车库等最常见的场景。
相比传统充电桩需要打孔布线,无线充电设施可直接嵌入地面,既不影响车库和周边环境美观,也避免了频繁插拔充电枪的麻烦和磨损,还提升了充电的便捷性。
车主只需安心去忙自己的事,回来时车辆已补充好能量。
未来动态无线充电
发展趋势
在智慧道路建设方面,瑞典率先打造世界首条永久性充电公路,车辆能够在行驶过程中实现边跑边充,计划2025年开通示范路段。
若未来动态无线充电道路大规模普及,电动汽车或许不再需要配备超大容量电池,车辆自重减轻,优化能量补给效率。
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长途出行可能再也不用停站充电。
吉邦创联研发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未来将实现多场景应用:不仅能适配水泥等材质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还将拓展至高铁运输领域,打造全覆盖的无线充电交通网络。
真正实现“上路即充电”的无缝体验。

互动话题:
若未来实现“边开边充”
会改变你的购车选择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