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

如果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那么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比如像追尾这种事故,在道路上也是屡见不鲜了!不论是路边的安全交通警示牌还是家人的嘱托,总会有“保持安全距离”这句话,那么安全距离到底是如何确定的呢?难道开车途中我们还拿一把尺子去测量么?那么什么是安全距离呢?安全距离其实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前车视距,另外一个就是跟车距离。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一、车辆前视距离决定应急处置的时间
那么到底什么是前视车距呢?所谓的前视车距就是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向前方观察的距离。如果在行车途中出现突发状况,从驾驶员发现险情,然后开始踩刹车到刹车真正发挥作用,整个过程平均耗时在1.5秒左右,如果前视距离越长,那么就能越早的发现险情和处置险情。对险情的处置也会显得从容不迫,不至于手忙脚乱把油门当刹车。因此,安全也越有保障,驾驶员能在行驶过程中让自己看到足够远的距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二、不要害怕看得太远
可能会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心,在驾驶过程中看得太远,人体的大脑接受的信息会不会太多和繁琐呢,太多的信息会不会影响大脑处置信息的能力。实际上,人体电脑具备有远距离观察的能力,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几乎没上限的。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三、“鼠目寸光”是普遍存在的
很多驾驶员开车习惯开得非常近,视距大概就在前方5—6米的范围内,这个距离是与步行的速度基本相匹配的,但驾车时,仍然受到我们日常步行时的很多习惯的影响,仅靠观察车前这非常有限的一段距离,对于汽车的速度而言,获取到路面的信息和处理险情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因此一定要改掉“鼠目寸光”的不良驾驶习惯。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四、保足够的前视距离可以从容应对突发险情
足够的前视距离有助于驾驶人更早的发现路面发生的情况变化,及时有效的作出反应和应对。如果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仅仅增加了跟车的安全性,同时也能让驾驶员在跟车过程中出现的险情及时作出判断,采取应对措施,即使发生了操作失误,那么也能及时有效的予以纠正。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五、“15秒”前车视距
在国外很多国家会推荐驾驶人保持“15秒”的前车视距,也就是行车过程中前视距离为15秒的车辆行驶距离,你可以通过数秒的方式来进行确定,选定前方某一参照物保持正常的车速看看几秒后可以到达该处,以此确定15秒的提前量大概是多远的距离。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六、乘四法则
很多驾驶员更习惯用距离而不用时间来控制跟车的安全距离,可使用“乘四法则”,那么什么是乘四法则呢?即当前车速(单位:千米/小时)乘以4,就是你需要保持的前视车距(单位:米)。比如现在你的车距是50km/h,那么就建议此时的前车视距至少保持200米,即至少要看到前方200米的交通情况。
安全跟车黄金“4秒法则”、“乘4法则”和“15秒”你知道多少?-有驾
七、跟车的“四秒法则”
在保持足够的前室车距的基础上,还有把握安全的跟车距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四秒法则”来控制跟车距离。例如当前车车尾驶过一固定参考点时开始数四秒。如果4秒之前你的车已经驶过该参考点,那么说明你跟车距离太近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