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站在闹市区的一个停车场,满眼都是寂静停靠的车辆。仔细看附近出租车和公交车基本都是电动车了。耳边传来一对中年的夫妻说着,“咱们那辆油车开了十来年了,要不换个电车吧?”这场景,有没有让你觉得既熟悉又新鲜?
说起油车和电车这个话题,争论一直没停过。去年,周鸿祎大胆放话:“未来没人买油车了,再豪华的油车,就像当年的诺基亚豪华手机一样。”刚说完,网友们的评论就炸开了锅。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甚至连“油车党”和“电车党”也吵得不可开交。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今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了油车,达到了51.6%。——卖得比油车还多了。这可是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可能许多人早就预感到了,但事情真正发生时,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多想几秒:油车,真的要逐渐退出舞台了吗?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的一件小事。当时一位朋友准备换车,本来相中了某品牌的一款豪华油车,结果跑了几家4S店,发现它没有以往那种热闹的场面,走起来空荡荡的。销售员热情还是热情,可语气里却透着一股不像话的“急切感”,恨不得你坐下来直接刷卡付款。他突然就有点动摇:为什么这些传统品牌感觉没以前那么“香”了?
要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实挺值得骄傲的。现在我们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50%,这可是全球领先的成绩。相比之下,欧洲的21%、美国的10%,显得还有点“慢吞吞”。别说什么国家政策倾向了,普通消费者的选择才是关键,而80%的人计划下一辆车选新能源,可以看出来,这车已经不仅仅是个“尝鲜玩意儿”了,它正慢慢变成一种新常态。
要说电车为什么愈发“得势”,原因也有不少。家里拥有电车的同事总爱跟我炫耀:“OTA升级一下,我车里的系统跟新买的一样,懂不懂啥叫‘会越开越新’?”他一边说,一边掏手机远程控制车里的空调,脸上的得意劲儿甭提了。确实,现在的电车就是装着轮子的智能手机,没有花哨的机械性能炫技,倒是把智能座舱、人车互动这些“科技范儿”玩得明明白白。
可另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说电池问题,就是很多消费者绕不过的一道坎儿。充电慢、续航焦虑,甚至自燃等安全隐患,都是眼下电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朋友小刘之前看上了理想的MEGA,结果没多久就爆出因为一起电池事故大规模召回,他直接打了退堂鼓,“花这么多钱买个‘不安心’,咋整?”
而在油车这头,也并非一味保守停滞。有些极端的观点说油车以后会像诺基亚一样彻底没落,这点我其实不太认同。市场场景本来就是多元的,老爷子的帕萨特开了快二十年,照样中规中矩跑在路上。他跟我说:“甭管开电的还是烧油的,咱这岁数,还是更信那种‘咕噜咕噜’冒烟的感觉。”每次听到这话,我都觉得,油车那难以割舍的“机械质感”,其实背后藏着一种人车之间特别亲密的关系。
看回到市场层面,其实如今的局面更像是油车和电车一个共存的状态。就像当年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互补一样。只不过现在买油车的人可能会更多关注性价比、机械性能,而电车则吸引那些想体验前沿科技和新生活方式的人群。这种选择的自由和丰富,何尝不是市场的一种活力呢?
回到那个问题:油车真的会消失吗?我想,答案可能比“是”或“否”复杂得多。新能源显然是未来的方向,但在完全替代之前,油车的市场和文化价值仍然会存在很久。就像朋友说的——喜欢机械的开油车,追赶风潮的开电车,为啥非得两者争个你死我活呢?
不妨留个思考给你:如果问你下次买车会选啥,你会遵循理性分析,还是仅凭一种感觉?换句话说,热爱到底需要智能加持,还是能接受一种传统而单纯的陪伴?怎么选,很大程度上,其实就在你心里那一杆秤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