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

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特别是新能源车,感觉一下子冒出来好多新牌子,车长得也越来越像,中控台上一块大屏幕,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去。

在这么一个大家都拼命“堆料”的时候,像宝马这样的百年老牌子要怎么走下一步,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是跟着潮流走,也去搞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功能,还是坚持自己的路子?

最近,宝马集团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的总监张雅琴女士,在一次活动上聊了聊他们即将推出的“新世代”车型,她的话里,透露出很多宝马正在思考和改变的东西。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咱们普通人买车,最怕的就是买了一辆“差不多”的车。

现在很多车的设计,似乎都在追求一种科技感,但这种科技感往往就简化成了一块大屏幕。

宝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的“新世代”车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寻常路。

张雅琴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流程,她说,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设计师们会故意去找一些特别大胆,甚至有点颠覆大家常识的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拿给公司高层看。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打开思路。

你想想,德国的汽车企业,历史悠久,传统也很深,有时候想法难免会有些固定。

通过展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来自中国市场的“脑洞大开”的概念,就能让远在慕尼黑的董事会看到,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有多么新潮,需求有多么不一样。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这就像是给他们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不是总用过去的经验来看待今天飞速变化的市场。

当然,创新不能瞎来,尤其对宝马来说,它的核心卖点一直是“驾驶乐趣”。

现在车都越来越智能了,自动泊车、自动跟车都快成标配了,那“驾驶乐趣”还怎么体现呢?

难道就是坐在车里听歌看电影吗?

张雅琴对此的回答很明确,宝马要用新的技术,来让驾驶乐趣变得更纯粹、更安全。

她举了几个例子,一听就明白。

比如,新世代车型会用一个叫“视平线全景显示”的技术,来替代我们熟悉的仪表盘。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说白了,就是把车速、导航这些最重要的信息,投影在前挡风玻璃的下沿,形成一个长条形的显示区域。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就是你的眼睛不用再低头去看仪表盘,视线可以一直保持在路面上。

这不仅让开车更安全,也让你能更专注于驾驶本身,这种沉浸式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驾驶乐趣。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中控屏幕会向驾驶员这边倾斜一个17.5度的角度。

在今天这个很多车都追求屏幕越大越好、副驾驶也要能看电影打游戏的时代,宝马这个设计显得有点“固执”。

但这个小小的倾斜,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息:这辆车,首先是为开车的人服务的。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所有操作都让你触手可及,让你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更有意思的是方向盘的设计。

现在很多车为了显得有科技感,都把按键换成了触摸式的,滑来滑去,有时候开车时想调个音量或者空调,还得低头找半天,其实很不方便。

宝马在新世代车型上,反其道而行之,保留了相当多的物理按键,并且还用了一种叫“主动触觉反馈”的技术。

也就是说,你按下一个键,手指能清晰地感觉到一个“咔哒”的反馈,这样就算不看,你也知道自己操作成功了。

这种设计,就是把科技用在了对的地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去适应复杂的技术。

对于中国市场,宝马这次的准备可以说是相当充分。

张雅琴很坦诚地告诉大家,未来在中国生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和海外版的会长得不太一样,特别是在内饰设计和功能上。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因为中国的用户在车里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跟欧洲、美国的用户差别很大。

比如,有两个AI智能助手,一个叫“用车专家”,一个叫“出行伴侣”,会率先在中国的新车上搭载。

这能让车子更像一个懂你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

更关键的是,车上那套全新的操作系统,是由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专门针对咱们中国人常用的导航、听音乐、社交等五大场景,做了超过10项的本地化优化,用起来会更顺手,更接地气。

甚至,车里还会出现像“咪咕快游”这样的云游戏平台,还有“招财猫”、“二十四节气”这些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加这么多功能,会不会又变得跟其他新势力一样,搞得车里像个“大杂烩”?

张雅琴也解释了宝马的思考。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她说,现在市场上有些车,就像是给用户上了一桌“满汉全席”,什么菜都有,功能多得眼花缭乱,但很多功能可能你一年也用不上一次。

宝马不想这么干。

他们更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像是一家“米其林餐厅”。

菜品(功能)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每一道菜都在最合适的时候端到你面前,让你用得舒服、用得直观,甚至不需要去思考这个按钮是干嘛的。

这背后,其实是宝马对用户需求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们认为,一辆好车,不应该用复杂的功能去打扰驾驶者,剥夺他的驾驶乐趣,但同时也要照顾好车上其他乘客的需求。

这是一个平衡的艺术。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张雅琴也坦言,中国的市场发展实在太快了,消费者的口味也变得快,过去的老经验在这里很多时候都会失灵。

有时候你刚研究明白一个新功能,市场上又冒出来更新奇的东西,想追都来不及。

所以,他们团队也一直在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用户到底为什么会买一辆宝马的新世代车型?

是因为它是一辆新车,还是因为它是一辆“宝马”的新车?

答案显然是后者。

所以,他们不能盲目地堆砌功能,而是要回到原点,想清楚宝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然后用创新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宝马的态度也变得非常谦虚。

宝马新世代来袭,创新设计打破同质,引领代际革新潮流-有驾

张雅琴说,他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向中国的厂商和供应商学习。

比如一个座椅的皮料,怎么打孔、怎么缝边,中国供应商的速度和精准度,都让他们感到惊讶。

他们甚至会拿着中国供应商做的小样,带回德国慕尼黑总部去交流,告诉那边,你看,中国的水平已经到这里了。

她还打了个比方,她不会一次性把100个要求都扔给德国总部,那样会把对方吓到。

她会先挑出30个最基本的要求,告诉他们:“先把这30样做好了,才算是在中国市场站上了起跑线。”等这30样做到了,再提出20个更高的要求,告诉他们:“再多做这20样,你就能比别人跑得更快一点。”这种务实又聪明的沟通方式,让宝马这个百年品牌,能够更快地适应中国的节奏。

最后聊到“豪华”这个词,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雅琴的看法很有意思。

她说,宝马认为,真正的豪华,不在于它向你展示了什么,而在于它为你舍弃了什么。

在一个信息过剩、设计过度的时代,能做到“大道至简”,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豪华。

它不是把所有昂贵的东西都堆在表面让你看到,而是在你看不到的深层次,用心去打磨品质和体验。

这种自信,这种对原创和本质的坚持,或许就是宝马希望在新世代车型上,带给我们的全新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