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式车身结构是通过全方位联接车身架构,特别是通过内部提升板点焊技术,将乘客舱打造成类似铁笼般的结构。这一设计起源于1944年,灵感来源于鸟笼结构,现在多见于欧美车型。
笼式车身的优势在于显著提高了碰撞时的安全性能。其设计巧妙地将车身划分为“冲击吸收区”和“高强度驾驶舱区”。当车身受到冲击时,“冲击吸收区”能像手风琴一样伸缩,有效吸收撞击力,从而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高强度驾驶舱区”则确保了乘客拥有稳定的生存空间。目前,这种结构在保护乘客安全方面表现优异。
然而,笼式车身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轻量化设计方案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进而带来成本上升的问题。除了笼式车身外,汽车车身结构还包括3H车身和GOA车身。
3H车身是笼式车身之前的一种结构,其特点在于车身框架由三个H型结构组成。这种结构在生产制造时相对简单,设计方案也便于调整。然而,在事故中,3H车身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强以满足碰撞安全标准。这种结构常见于日韩车型。
GOA车身则是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一种车身技术,其设计目的是将碰撞时的能量分散到整个车身结构,避免仅由部分车身构件承担碰撞能量的吸收工作。这种技术也被称为“吸能技术”,并不局限于日系车,已广泛应用于不同品牌的车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