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一 D 走天下?老司机警告:春节这样开危险翻倍!

春节走亲访友,路上难免遇到复杂路况。不少开自动挡车的朋友,习惯一 D(前进挡)到底,殊不知这样的驾驶方式,在爬坡时容易动力不足,下坡时还暗藏危险。结合汽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我们来看看不同场景下,正确驾驶自动挡汽车的方法。

自动挡一 D 走天下?老司机警告:春节这样开危险翻倍!-有驾

一、爬坡时:巧用 L 挡或手动模式,避免动力不足

自动变速箱(AT)虽然能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换挡,但在爬坡时,“D 挡走天下” 可能会让你陷入尴尬。以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协同工作的 AT 变速箱为例,D 挡状态下,变速箱会优先考虑燃油经济性,保持较高的挡位。当车辆爬坡需要大扭矩时,较高的挡位意味着发动机转速较低,输出的扭矩无法满足爬坡需求,就会出现 “干吼不走” 的情况 。

此时,如果你驾驶的车辆有 L 挡(低速挡),应及时切换至 L 挡。L 挡的传动比较大,能让发动机保持较高转速,输出更大扭矩,帮助车辆轻松爬坡。如果车辆没有 L 挡,具备手动模式的自动挡车型也能派上用场。手动模式下,驾驶员可以根据坡度手动降挡,强制发动机维持高转速,从而获得足够动力。比如在上陡坡前,将挡位从 D 挡切换到 3 挡或 2 挡,车辆爬坡会轻松许多。

无级变速箱(CVT)和双离合变速箱(DCT)在爬坡时同样如此。CVT 变速箱虽然能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但默认模式下也倾向于省油,爬坡时切换至模拟手动模式降挡,能提升扭矩输出。DCT 变速箱在爬坡时,若觉得动力不足,也可手动干预降挡,避免变速箱频繁在不合适的挡位间切换,造成动力损耗 。

二、下坡时:利用发动机制动,减少刹车负担

下坡时一直踩刹车,不仅会让刹车片过热,导致刹车性能下降,还存在刹车失灵的风险。自动挡车型不能像手动挡那样通过降挡利用发动机制动,但也有应对之策。对于有 L 挡的车型,下坡时挂入 L 挡,低挡位能限制车速,利用发动机的阻力帮助车辆减速 。

如果没有 L 挡,同样可以使用手动模式。下坡前手动降挡,比如从 D 挡切换到 3 挡,此时发动机转速会升高,产生更大的阻力,减缓车辆下坡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刹车的使用频率,延长刹车片寿命,保障行车安全。自动变速箱在手动模式下,还会限制升挡,确保车辆始终保持在合适的低挡位,增强制动效果 。

三、其他特殊场景:因地制宜切换挡位

在冰雪、泥泞等湿滑路面行驶时,D 挡起步可能会因扭矩过大导致轮胎打滑。此时,部分车辆配备的雪地模式或手动模式就能发挥作用。雪地模式会限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让车辆平稳起步;手动模式下,驾驶员可以选择 2 挡起步,降低扭矩,避免轮胎空转 。

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的走走停停会让自动变速箱频繁换挡,不仅增加油耗,还会加剧变速箱磨损。这种情况下,将挡位切换到手动模式并固定在 2 挡,能减少变速箱的换挡次数,让驾驶更平顺,同时也能降低油耗 。

开自动挡汽车,绝不能一 D 到底。根据不同路况,合理利用 L 挡、手动模式等功能,不仅能让车辆发挥出最佳性能,还能保障行车安全。春节出行,熟练运用这些驾驶技巧,无论是穿梭于城市街巷,还是驰骋在返乡途中,都能让你在走亲访友的旅途中,畅享顺畅,一路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