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

广汽丰田在科技日上突然扔出个重磅消息,赛那要推增程版了。

这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都炸了锅。

要知道,丰田一向是混动技术的死忠粉,从普锐斯到凯美瑞再到赛那,二十多年都在死磕油电混动。

现在居然要拥抱增程技术,这简直就是铁树开花。

更让人意外的是,广汽丰田还同时宣布汉兰达也要上增程版,这摆明了是要在新能源赛道上大干一场。

评论区瞬间就热闹起来,有人说丰田终于开窍了,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被国产新能源逼急了。

毕竟现在的MPV市场早就不是几年前的样子,腾势D9靠着插混技术在2023年卖出十二万台,直接把别克GL8从冠军宝座上拉下来。

赛那虽然在2025年10月依然拿下MPV销量第一,单月卖出8168台,但谁都能看出来,不搞新能源迟早要掉队。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那问题来了,丰田这次放下身段搞增程,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病急乱投医?

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赛那增程版背后的门道。


第一部分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 从混动到增程的转变

先说说丰田为啥要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混动路线。

这事儿还得从MPV市场的变化说起。

2020年的时候,家用MPV在整个MPV市场的占比还只有三成左右,大部分MPV都是商务接待用的。

但到了2025年,家用MPV的占比已经飙升到五成八,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消费者买MPV不再只看能不能撑场面,更在乎的是日常用车成本和舒适性。

这时候纯油车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了,别克GL8陆尊虽然气场足够,但百公里油耗动不动就上十升,一年下来光油费就得多花几千块。

腾势D9 DM-i插混版就聪明多了,满油满电能跑一千多公里,市区代步全靠电,长途出行烧油也不慌,这种使用体验一下子就戳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第一季度腾势D9卖出26037台,稳坐MPV销量榜首,而别克GL8只卖了17491台,排在第三。

赛那呢,虽然靠着丰田混动的口碑和省油优势,在2024年卖出89450台,月均销量7454台,但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广汽丰田心里清楚,现在不转型,未来连汤都喝不上。


再看看政策环境,现在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车都有各种优惠,停车费减免、不限行、绿牌优先,这些实打实的好处都是燃油车和混动车享受不到的。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虽然赛那的混动系统油耗确实低,WLTC工况下能做到5.6升每百公里,但在消费者眼里,不能上绿牌就不算新能源车。

这就尴尬了,你技术再先进,政策红利吃不到,市场自然就被抢走。

丰田这次选择增程技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纯电动路线虽然是大势所趋,但MPV这种车型对续航要求高,动不动就要拉着一家老小跨省自驾,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到现在都没彻底解决。

插混技术倒是不错,腾势D9就是靠这个打天下的,但插混系统的复杂度高,成本也不低。

增程技术就不一样了,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驱动车轮,电机负责驱动,这样既能保证纯电驾驶的平顺性,又能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理想汽车就是靠增程技术在SUV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的,现在广汽丰田也想在MPV市场复制这个成功经验。

更关键的是,广汽丰田这次不是光喊口号,他们已经明确表示要打造两个新能源专属平台,一个覆盖五米以下的中小型车,一个覆盖5.3米以下的中大型车。

赛那的车身长度是5165毫米,刚好落在中大型平台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增程版赛那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而是基于全新平台开发的。

从技术储备来看,丰田在电机和电控方面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经验,这些技术完全可以移植到增程系统上。

唯一需要攻克的就是增程器的匹配调校,但这对丰田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第二部分 看看对手们怎么玩 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

说完赛那自己的打算,再来看看竞争对手都是怎么玩的。

腾势D9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默默无闻做到MPV销量冠军,靠的绝不只是运气。

这车的插混系统用的是比亚迪DM-i技术,1.5T发动机加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能达到360千瓦,综合扭矩645牛米,这数据放在MPV里绝对是第一梯队。

更狠的是它的电池容量,纯电续航能做到一百多公里,市区通勤基本不用烧油。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一千公里,这对于经常跑长途的家庭用户来说简直是刚需。

配置方面腾势D9也不含糊,第二排配的是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键躺平,腿托最大角度能到152度,比飞机头等舱还舒服。

车载冰箱、吸顶屏、16点按摩这些豪华配置一个不落,价格却能控制在33.98万到46.98万之间。

这性价比一摆出来,别说赛那了,连别克GL8都得让三分。

2025年1月腾势D9单月销量破万台,达到10026台,市场占有率超过一成一,这成绩已经说明一切。

别克GL8这边也没闲着,虽然燃油版一直被吐槽油耗高,但他们在2024年推出了GL8陆尊PHEV插混版。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这车用的是通用自己的1.5T发动机加前置单电机,系统综合功率292千瓦,综合扭矩580牛米,虽然比腾势D9差点意思,但满油满电续航能做到1370公里,这数据反而更亮眼。

价格方面GL8陆尊PHEV定在35.99万到41.99万,和腾势D9形成直接竞争。

只不过销量数据有点惨淡,2025年1月只卖了5980台,排在第四位,显然消费者对这个新产品还需要时间接受。

传祺M8虽然是自主品牌,但在MPV市场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靠的是高性价比和丰富的配置。

现在MPV市场基本形成了腾势D9、赛那、别克GL8、传祺M8四强争霸的格局,谁能笑到最后就看谁能更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

从目前的趋势看,新能源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势,2025年新能源MPV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三成五,插混车型占比超过六成。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未来MPV市场的主战场将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谁能在这个赛道上占据先机,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腾势D9凭借先发优势已经站稳了脚跟,别克GL8在努力追赶,赛那如果再不发力,真的就要被甩在后面了。

第三部分 赛那增程版能不能打 技术路线和市场前景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赛那增程版到底能不能打?


从技术路线上看,增程式混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理想汽车已经用实际销量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理想L9和理想L8都是增程车型,销量一直稳居新能源SUV前列。

赛那如果能把丰田在混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增程技术结合起来,理论上是有机会打造出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的。

最大的优势在于丰田的品牌力和口碑,中国消费者对丰田的认可度一直很高,尤其是在可靠性和保值率方面。

赛那现在能在MPV市场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丰田这块金字招牌。

如果增程版能保持丰田一贯的品质水准,同时解决续航焦虑和用车成本问题,那在市场上绝对有竞争力。

但挑战也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是时间问题,广汽丰田虽然宣布了要推增程版,但并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从产品开发到量产上市,怎么也得一两年时间,等赛那增程版真正上市的时候,市场格局可能又变了。

腾势D9不会坐以待毙,别克GL8也在不断升级,到那时候赛那增程版还能不能抢到蛋糕,真不好说。

其次是价格问题,增程系统的成本不低,赛那现在的售价是28.48万起,如果增程版定价太高,很容易失去性价比优势。


但如果定价太低,又会影响利润空间,这个平衡点不好把握。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参考腾势D9和GL8 PHEV的定价,赛那增程版估计要定在32万到42万之间,才能保证竞争力。

再就是配置问题,现在的消费者早就被各种豪华配置宠坏了,零重力座椅、车载冰箱、吸顶屏这些东西已经成了高端MPV的标配。

赛那增程版如果还是延续现在这种相对保守的配置策略,很难吸引追求豪华感的用户。

这就要求广汽丰田在产品定义上做出改变,不能再走以前那种实用至上的路线,必须在豪华感和科技感上下功夫。

从广汽丰田科技日公布的信息看,他们确实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比如智能座舱方面要搭载华为鸿蒙车机系统HarmonySpace 5,这是丰田第一次和华为深度合作。

智能驾驶方面要集成Momenta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ETC通道、多弯U型掉头、绕避车辆、避让桩桶、记忆泊车这些功能。

这些升级如果能落地到增程版赛那上,产品力确实会有质的提升。

但关键还是要看最终量产车型能做到什么程度,毕竟从概念到量产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前景方面,家用MPV市场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五成八的占比虽然已经不低,但距离天花板还有距离。

随着三孩政策的推进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未来几年MPV市场的总盘子还会继续扩大。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新能源MPV的渗透率也会持续提升,这对赛那增程版来说是个好消息。

只要产品力到位、价格合理、上市时机不要太晚,赛那增程版还是有机会在市场上分一杯羹的。

第四部分 网友吵翻了 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赛那要推增程版的消息出来后,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

这个争论一直存在,支持增程的人觉得这是解决续航焦虑的最佳方案,既有纯电的驾驶体验又没有里程焦虑。

反对的人觉得增程本质上还是烧油,不如纯电动来得彻底,未来肯定会被淘汰。

客观来说,增程技术确实是个过渡方案,但这个过渡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时间,电池技术的突破也需要时间,在纯电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增程是个务实的选择。

对于MPV这种对续航要求特别高的车型来说,增程技术的优势更明显。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第二个问题,赛那增程版会不会抢了混动版的饭碗?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两个版本同时在售,确实会存在内部竞争的问题。

但从市场定位上看,混动版和增程版的目标用户其实不完全一样。

混动版更适合那些预算有限、看重丰田品质、对新能源政策不太在意的用户。

增程版则更适合那些想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追求更低用车成本、更在意科技配置的用户。

两个版本各有各的市场空间,关键看广汽丰田怎么做好产品区隔和定价策略。

第三个问题,丰田这次转型会不会太激进,毕竟他们之前一直坚持混动路线?

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人对丰田的刻板印象,觉得丰田保守、不愿意改变。

但实际上丰田这些年一直在悄悄布局新能源,只是步伐相对谨慎而已。

在中国市场推增程版车型,是丰田因地制宜的策略调整,并不代表他们要放弃混动技术。

全球市场上丰田依然会坚持混动路线,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须做出改变才能生存下去。


这种灵活性恰恰说明丰田在变得更加务实和接地气。

赛那为啥突然要搞增程?腾势D9 GL8的新能源攻势?增程技术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是个过渡方案?-有驾

第四个问题,赛那增程版上市后,会选择它还是腾势D9?

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法给出明确答案,因为赛那增程版的具体配置和价格都还没公布。

但可以给个判断框架,如果你更看重品牌口碑和保值率,赛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更看重豪华配置和当下的驾乘体验,腾势D9可能更合适。

如果你既想要丰田的品质又想要腾势的配置,那就等赛那增程版上市后再做决定。

结语 丰田这次真的转身了

从2025年6月广汽丰田科技日的表态来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推出赛那和汉兰达的增程版本,只是这个转型的第一步。

未来丰田还会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

这次转型来得虽然晚了些,但好歹还不算太晚。


MPV市场的格局虽然已经形成,但远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腾势D9虽然暂时领先,但领先优势并不稳固,赛那凭借品牌力和口碑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

2025年10月赛那单月销量8168台,依然排在MPV销量榜第一位,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等到增程版上市,如果产品力到位价格合理,赛那完全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对消费者来说,竞争越激烈越是好事,意味着有更多选择更好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

未来几年MPV市场肯定会更加精彩,赛那增程版、腾势D9、别克GL8这三强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最后给个灵魂拷问,如果赛那增程版真的上市了,配置拉满价格合理,你会选择它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