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神盾金砖电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参数,也不是为了堆砌炫目的技术,而是为了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新能源时代,电池是否真的可以做到让用户安心、放心、有信心?答案,就藏在它的设计里、材料中,以及一次次超越行业标准的极限测试中。
不同于传统动力电池对电芯或包体的单一防护,神盾金砖电池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四级安全防护体系”,从电芯、电池包、整车到云端,层层设防,确保即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障车辆和乘员的安全。这套系统历经36项全场景极限测试,其中23项远超国家最新标准。无论是针刺、挤压还是托底冲击,神盾金砖电池都展现出极强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在电芯层面,神盾金砖电池采用了独特的“短粗型”结构设计,长度缩短40%,厚度增加35%。这种看似简单的结构调整,却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内阻降低,热失控风险大幅减少,为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配合湿法双涂隔膜与氧化铝耐热涂层,进一步提升了电芯的耐温性能,即便遭遇极端穿刺,也不会引发起火爆炸。
电池包的设计同样充满巧思。吉利工程师借鉴了建筑抗震理念,采用蜂窝状加强结构,使整个电池包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实测显示,在高达10吨的外部压力下,电池包依然保持结构完整,内部电芯毫发无损。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碰撞安全性,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日常使用保障。
在热管理方面,神盾金砖电池搭载了第四代智能液冷系统,能够实时感知每个电芯的温度变化,并进行精准调控。该系统响应速度比上一代快两倍以上,可在毫秒级别识别异常并启动降温程序。更重要的是,它采用分区控制策略,能够在局部区域出现高温时,优先冷却该区域而不影响整体性能,有效防止热失控的发生。
面对未被纳入国标的12项测试,如三面跌落、踩踏测试等,吉利同样设立了严苛的企业标准,确保电池在各种极端场景下的可靠性。例如,在底部安全测试中,神盾金砖电池可承受30km/h的托底冲击和20km/h的整车负坎冲击,电池包实现“零损伤”。这不仅解决了电动车底盘安全的老大难问题,也让用户在复杂路况下更加安心。
除了自身技术过硬,神盾金砖电池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吉利向全行业开放了多项核心专利,涵盖电池底部防护、碰撞实验装置等多个关键领域。此外,吉利还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底部防护团体标准,推动产业链整体安全水平提升。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的建成,更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技术验证平台,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更高标准。
如今,随着搭载神盾金砖电池的车型陆续上市,用户的反馈也印证了其出色的表现。无论是在北方冬季的极寒环境下,还是南方雨季的高湿高热环境中,电池系统始终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IP68级别的防水防护、-25℃低温启动能力,让每一位驾驶者都能感受到真正的“无忧出行”。
神盾金砖电池的成功,不只是产品本身的胜利,更是中国智造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安全不是口号,而是需要从底层设计就开始构建的系统工程。而只有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