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国内对汽车改装的限制堪称“严防死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擅自改变车辆结构、构造或特征属于违法行为,导致改装车无法通过年检,车主只能“偷偷摸摸”地改。如今,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通知》,合法改装的范围得到明确细化。
汽车改装合法化后,哪些改装项目是被允许的?
根据《汽车改装技术规范指引》,以下改装项目是被允许的:
1. 动力系统优化:可通过ECU调校提升发动机性能,但排放需符合国六标准,且要通过OBD接口读取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
2. 外观造型升级:车身包围、中网、侧裙等可改装,不能改变车辆长宽及标识。
3. 轮毂样式革新:可自由更换与原厂尺寸一致的个性化轮毂,如刀锋轮毂、多辐式设计等。
4. 底盘悬挂调整:支持避震器更换及车身高度调节,但需通过专业机构安全检测。
5. 智能化加装:允许加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动驾驶辅助模块、智能车机系统等。
6. 三电系统改装:纳入了电池散热模块升级、电机功率优化等三电系统的合规改装条款。
此外,车身改色也是被允许的,但不能使用特种车辆专用色,改色后10日内须到车管所备案,车身拉花面积不超过30%无需报备,超过则需审批。
在不改变车身长宽高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还可加装车顶行李架、脚踏板、前后保险杠等装饰件。车内可自由调整装饰风格,如更换座椅材质、加装氛围灯、升级音响系统等,但座椅数量和结构不能改动。刹车卡钳可更换颜色或同规格型号,大灯可升级为LED或氙气灯,但禁止爆闪功能。
改装汽车上路行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改装前了解法规:明确当地关于汽车改装的具体规定,包括可改装的部位、程度以及禁止改装的内容等,可查阅《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以及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公告。
改装后办理手续:
1.处理违章:提前通过“交管12123”APP或到车管所处理车辆的所有违章记录。
2.预约办理:致电当地车管所预约改装备案业务。
3.准备材料:携带车主身份证、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绿本),若涉及发动机或车身等重要部件更换,还需提供修理厂证明和原产地证明等;准备改装方案说明书或改装店的详细清单、改装后的车辆照片。
4.提交申请:前往车管所,填写《车辆变更申请表》,并将准备好的材料一并提交到审核窗口。
5.缴纳费用:一般需缴纳一定的工本费,用于更换行驶证等证件。
6.车辆验车:交警会对改装车辆进行检验,检查改装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能等。
7.领取新证:验车通过后,到指定窗口领取新的行驶证,完成备案手续。
其他注意事项:
改装可能影响车辆保险价值,需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更新保险信息。若改变车辆用途,如将轿车改为货车、客车改为救护车等,还需进行专业改装并取得相关部门审批,获得相应运营许可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