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曾经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王”,近却主动“踩刹车”,下调了第二季度交付预期。从12.3万-12.8万辆降至10.8万辆,降幅近15%。这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引发了市场的震动。
然而,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和他的团队却异常冷静。他们认为,这不是意外挫折,而是为长远发展做出的要准备。那么,理想汽车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为何选择主动减速呢?
增程式“护城河”被攻破,纯电转型迫在眉睫
曾经,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技术是其“护城河”,但随着极氪、智己、小鹏等品牌的崛起,增程式技术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理想汽车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
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理想汽车的纯电产品却迟迟未能推出。面对竞争对手的加速追赶,理想汽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结构,加速向纯电转型。
内部组织调整,聚焦产品与AI战略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理想汽车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深度组织调整。原“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被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由总裁马东辉负责,李想则抽身聚焦产品与AI战略。
理想汽车希望通过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提升组织效率,为即将到来的新产品周期做好准备。他们计划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升级,以更强的组织能力迎接挑战。
纯电新品密集投放,充电网络加速扩张
理想汽车下半年的“双引擎”是纯电新品和充电网络。7月将上市的纯电SUV理想i8和9月登场的理想i6,将肩负起打开纯电市场的重任。
为了解决用户“里程焦虑”,理想汽车还在加速建设充电网络。计划在i8发布时将超充站数量增至2500座,覆盖70%的国家级高速主线。
减速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理想汽车的减速调整,并非“躺平”,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他们选择不再追逐销量数字的游戏,而是构建更可持续的增长框架。
李想将更多精力投向AI领域,这或许是理想汽车从“野蛮生长”迈向“充实内涵”的关键转折点。理想汽车能否在纯电转型中取得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